海拔6500米的珠穆朗瑪峰前進營地,因為有了5G基站,一下子被推到了當今移動通信的最前沿。信號怎么打上去,設備怎么運上去,傳輸怎么解決,供電怎么辦,人員后勤和安全如何保障等等,每一步都是難題。
2020年,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成功登頂,通過5G信號完成了一次世界海拔最高的直播。那一刻,世界移動通信史又一次被刷新了。首次登頂珠峰60年后的今天,中國人向人類生命禁區(qū)發(fā)出新的極限挑戰(zhàn)。冰天雪地的4月,一群中國通信人為我們在珠峰撐起5G網(wǎng)絡,讓我們一睹世界屋脊的真容,也感受著科技進步的自信。
海拔6500米到底有多冷?沒去過的人根本無法想象。晚上必須兩三人擠一間帳篷“抱團取暖”,一大早起來睡袋里都是冰。不僅人受不了,機器也受不了。要想第二天電腦能正常開機工作,值守人員晚上睡覺必須把電腦抱在懷里。
“吃住都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渴了喝的是冰川融化的雪水,晚上冷就用熱水灌在塑料瓶里面暖暖腳?!睘榱说谝粫r間通過5G信號直播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在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5G基站,90后藏族小伙拉平已經(jīng)堅守了一個多月。
在珠峰5800米和6500米區(qū)域里,包括拉平在內(nèi)的12名網(wǎng)絡維護優(yōu)化人員24小時值守,為的是保障通信信號的時刻暢通。
拉平今年剛滿30歲,常年在海拔4500米以上地區(qū)工作和生活,但這次任務對他來說依然艱巨。他所在的6500米前進營地,俗稱魔鬼營地,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極低氣溫,稀薄的氧氣,對人的身體是一種嚴峻的挑戰(zhàn),對于非專業(yè)登山者來說,到這個地方就是在和魔鬼親密接觸,更別說建基站了。
從5800米營地到6500米營地要走一天,這段路都是山路,無法通車,8噸重的建設設備是46頭牦牛組成的運輸隊馱上去的。25公里長、5.8噸重的光纜,全部要靠人工扛上去。在珠峰這樣一個走路都要大喘氣、天氣又極其惡劣的地方,運輸一盤3公里的光纜需要40人同時肩扛。走幾步就得休息一下,不是累,是缺氧。
在6500米高海拔,在凍土下挖個半米深的槽溝放置鐵塔支架都不容易。就在拉平和同事們準備一鼓作氣開通6500米5G基站的時候,珠峰上的??捅╋L雪來了,傳輸熔接無法進行,極低氣溫造成油機輸出功率不穩(wěn)定,無法為基站正常供電,大家只好暫時撤離。重新施工,傳輸又被落石損壞,光纜被埋在雪里。
2020年,是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60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4月30日15時55分,這個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投入使用,5G信號首次“登頂”世界之巔,實現(xiàn)對珠峰北坡登山線路及峰頂?shù)母采w,為最新珠峰高程測量全程提供通信服務。
其實,珠峰上一直有“中國信號”的陪伴。2008年5月8日,北京奧運圣火登上珠峰峰頂。當全球首張奧運圣火珠峰傳遞照片,從地球之巔成功傳回的那一刻,世界移動通信史被刷新了。
從2G、3G、4G時代一路走來,今天的“5G上珠峰”,不僅是又一次在人類生命禁區(qū)的極限挑戰(zhàn),更讓今后的珠峰登山、科考、環(huán)保監(jiān)測、生命救援充滿科技含量,有了更多底氣。有了5G,小伙伴們在家也能通過慢直播“登”珠峰了,“云”游世界屋脊,不再是夢想。
責任編輯:pj
-
光纜
+關注
關注
2文章
754瀏覽量
33882 -
機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790瀏覽量
41264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09瀏覽量
573566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5G室內(nèi)覆蓋面臨哪些挑戰(zhàn)
2025年度先導智算專項中國人民大學校內(nèi)賽啟動
曙光存儲出席2025中國人形機器人生態(tài)大會
5G網(wǎng)絡中,信令測試儀如何幫助提升用戶體驗?
5G網(wǎng)絡優(yōu)化中,信令測試儀如何幫助故障排查?
5G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新挑戰(zhàn)

思必馳入選2024胡潤中國人工智能企業(yè)50強
中國人民大學OpenHarmony技術俱樂部正式揭牌成立

中國5G發(fā)展成就顯著
光纖與5G網(wǎng)絡的結合趨勢
愛立信在2024進博會展示5G及6G創(chuàng)新技術
5G-A與AI融合加速移動AI時代,華為發(fā)布十大解決方案應對新挑戰(zhà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