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RAN在5G基站芯片市場正逐漸成為核心,X86、Arm以及RISC-V陣營均屬意利用其架構作為入局的方式。而在政治和市場的共同驅使下,產(chǎn)生了強烈的變局。
Open RAN打開的新賽道
從全球布局5G基站的情況上看,中國和歐洲的移動網(wǎng)絡設備制造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中,華為在5G時代的強勢崛起,與此同時美國政府方面為鼓勵美國電信設備制造商在5G技術上攜手合作,以提供替代華為在其本土的產(chǎn)品。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也促成了開放式無線接入網(wǎng)(Open RAN)的技術出現(xiàn)在了行業(yè)當中。
在5G基站建設成本的壓力之下,這種模塊化的方案確實贏得了市場的青睞,至此以后全球移動網(wǎng)絡運營商也一直在推動5G采用Open RAN架構。
由此,半導體作為5G基站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Open RAN的到來也為芯片廠商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會。
2021年2月來自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最新報告表示,Open RAN的全球銷售收入預計在未來六年內將以兩位數(shù)百分比的速度增長。
在2020-2025年的預測期內,Open RAN的累計投資(包括硬件、軟件和固件,不包括服務)預計將達到100億美元;
虛擬化RAN的累積收入預計在預測期內將超過50億美元。
X86陣營代表英特爾
去年2月,英特爾正式發(fā)布了其面向5G基礎設施的首款處理器凌動P5900,這是一款面向無線基站的10納米片上系統(tǒng)(SoC),也是5G網(wǎng)絡的關鍵早期部署目標。
隨著英特爾凌動P5900的推出,英特爾將架構從核心拓展到接入網(wǎng),并一直延伸到網(wǎng)絡的最邊緣。
在虛擬無線接入網(wǎng)方面,英特爾與全球多家領先運營商合作進行vRAN市場試驗并開始商業(yè)部署。
英特爾還推出了基于eASIC版本下的vRAN專用加速器ACC100,而這個加速器已在10月份進行商用發(fā)布,得到了像ASTRI、HPE、Mavenir等多家海外運營商及廠家支持的承諾。
美國DISH Network和英特爾正合作建設美國的第一個虛擬化、開放無線接入網(wǎng)5G部署,DISH將把英特爾的5G基礎設施技術整合到DISH的虛擬化、Open RAN 5G網(wǎng)絡中。
具體來說,Dish已經(jīng)選擇了英特爾Xeon Scalable Processor、英特爾Ethernet 800系列網(wǎng)絡適配器、英特爾vRAN Dedicated Acclerator ACC100和英特爾FlexRAN軟件參考架構。
VMware和英特爾正在幫助德國電信為現(xiàn)有LTE和未來的5G網(wǎng)絡構建基于O-RAN標準的虛擬化無線接入網(wǎng)絡平臺。
德國電信的解決方案使用英特爾FlexRAN軟件參考平臺在VMware的電信云平臺上運行vRAN工作負載。
英特爾與全球5G小基站技術領域的領頭羊Baicells聯(lián)合展示了一款滿足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超低延遲URLLC場景特定需求的Open RAN 5G IoT系統(tǒng)解決方案。
該方案利用OpenRAN架構的小基站部署方案非常適合于5G專用網(wǎng)絡部署,很多企業(yè)也把它作為向下一代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過渡的一部分。
Arm陣營代表高通
高通需要持續(xù)增長,Open RAN市場足夠大,賽道足夠長。高通有這樣的實力,市場也需要有實力的新進入者。
去年10月,高通也宣布進軍5G基站市場,并推出了三款專為5G宏基站和微基站設計全新SoC,包括高通Radio Unit平臺、高通Distributed Unit平臺、以及高通Distributed Radio Unit平臺。
這三款SoC分別包括高通射頻單元平臺、高通分布式單元平臺和高通分布式射頻單元平臺。
高通推出這三款SoC,意在幫助在Open vRAN解決方案和目前主導市場的封閉式專用解決方案之間實現(xiàn)性能和功能的對等。
這種性能和功能的對等性將擴大5G Open vRAN解決方案的潛在市場,并為運營商在構建5G網(wǎng)絡來支持不斷擴大的性能要求時提供更多選擇,高通將于2022年上半年開始提供這些SoC的樣品。
近日,高通將出售用于宏蜂窩基站的芯片,高通的舉動可能會幫助進一步加快Open RAN的發(fā)展趨勢,因為這將為Open RAN設備供應商提供更多的芯片選項。
高通將推出面向從支持大規(guī)模MIMO的宏基站到外形緊湊的小基站的廣泛部署場景,加速蜂窩生態(tài)系統(tǒng)向虛擬化、互操作無線接入網(wǎng)絡的轉型。
其正向RAN基礎設施市場傾斜,這將增加其5G產(chǎn)品觸及范圍和終端設備(如智能手機)之外的銷售機會。
RISC-V陣營代表EdgeQ
EdgeQ初創(chuàng)公司在今年11月剛剛走出隱身模式,獲得了5100萬美元投資,其中包括A輪融資的3850萬美元。
希望通過將5G連接和AI計算融合到一個片上系統(tǒng),以實現(xiàn)下一代邊緣計算和網(wǎng)絡。
EdgeQ的團隊中有很多半導體、5G、Wi-Fi和AI行業(yè)的資深人士,例如EdgeQ首席執(zhí)行官、創(chuàng)始人高通前高管Vinay Ravuri。
高通前首席執(zhí)行官保羅·雅各布斯和前首席技術官馬特·格羅布近日宣布加入一家5G初創(chuàng)公司EdgeQ的咨詢委員會,此后將同EdgeQ共同合作。
目前已推出業(yè)界首個基于RISC-V架構、完全開放且可編程的5G平臺。這款基于RISC-V架構的5G平臺,可以將5G平臺原本的功耗降低10倍,總擁有成本降低50%。
面對傳統(tǒng)RAN的黑盒子設計+實現(xiàn)Open RAN所需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EdgeQ的誕生授予設備運營商以及電信運營商接入5G的權利,實現(xiàn)物理層及以上的自由定制,并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可用解決方案。
RISC-V進入到基站芯片中將對這個市場將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無線網(wǎng)絡建設一直是運營商TCO的最主要部分,大致占比在60%—70%,而Open RAN之所以受到市場的青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成本上的降低。
而開放免費作為RISC-V的一大特色,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芯片的成本,而這對于下游的廠商來說也許會產(chǎn)生一定的吸引力。
底層芯片與算力平臺選擇性不多
Open RAN/vRAN倡導的是開放(架構開放/能力開放),開放就需要分層解耦。
但對于運營商而言,分層解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高性能、高可靠、可交付、可運維、低成本才是最終目的。
在這條道路上,x86架構已經(jīng)走了好多年,面對復雜的應用場景,一代一代的芯片迭代,一版一版的優(yōu)化軟件,日漸豐富的開源堆棧,這些都需要實踐來驗證和優(yōu)化。
在這方面,ARM架構起步是比較晚的,而且架構本身在性能和算力方面,就有著先天性不足。
Open RAN也好,vRAN也罷,雖然現(xiàn)在非?;?,在底層芯片與算力平臺上,市場上可選擇的余地并不多。
從概念上講,Open RAN確實是行業(yè)發(fā)展方向,并得到全球各地正在進行的測試的促進,但它不會在當下就到來。
Open RAN“被政治化”的態(tài)勢顯著
在2020年5月美國成立開放性無線接取網(wǎng)絡政策聯(lián)盟(Open RAN Policy Coalition)之后最為明顯。
該組織是由美國政界人士在一筆推動研發(fā)的10億美元基金成立之后催生,但是此提案特別排除中國業(yè)者以及Nokia、Ericsson等大廠。
電信運營商之所以希望解耦,本是為了擺脫設備廠商的壟斷。
在1月底,還有5個游說團體連手,準備再成立一個“聯(lián)盟中的聯(lián)盟”,因為他們認為“發(fā)起負責任的政策行動以支持Open RAN”非常重要。
但當技術被政治裹挾后,科學所秉持的獨立精神被打上了馬賽克,而技術給人類社會帶來福祉的進程將很可能因此被延緩。
Open RAN還不知道它將駛向何方,還有許多技術與政治性議題解決,這意味著電信產(chǎn)業(yè)的創(chuàng)新引擎在短時間內不會全面啟動。
華為的堅持側面印證Open RAN
一方面,華為設備是強耦合方式,開放RAN意味著要松綁原先穩(wěn)定可預期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華為始終強調,Open RAN并不能真正降低成本。
華為輪值主席徐直軍曾對英特爾回復,“通用計算如果能夠在功耗、性能、成本上和我們自己的基站一樣,我們何樂而不為?”
目前來看,盡管Open RAN可以降低與基站部署相關的資本支出,但多供應商的參與,為網(wǎng)絡架構帶來新的復雜性,運營成本應該會有較大幅度增加。
解耦天然會帶來復雜度的增加和可靠性下降,要想達到和原先一樣的電信級效果,必須有其他手段輔助,所消耗的成本不一定比一體式少,技術也未必成熟。
但RAN的開放是不可逆的趨勢
拋開Open RAN的政治目的不提,希望開放RAN組件接口,打造更靈活的網(wǎng)絡,是全球電信運營商共同的需求。
Open RAN很可能借5G東風,通過在一些對網(wǎng)絡要求不高的地方規(guī)?;囼?,加快成熟的腳步。
在Open RAN問題上,中國電信運營商和國產(chǎn)設備廠商需提防被人借政治力量彎道超車。
此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lián)通都參與的O-RAN聯(lián)盟。雖然與強政治背景的Open RAN政策聯(lián)盟沒有太大關系。
但其愿景一樣是打造開放+開源+智能的高靈活、低成本無線網(wǎng)絡,技術路線和產(chǎn)業(yè)生態(tài)也類似,由此可見全球電信運營商對開放RAN的積極性。
結尾
Open RAN/vRAN火熱的背后,或多或少有著政治因素在驅動,成為了大國博弈的棋子。
但在移動通信未來技術演進路徑上,政治不能代替市場做出選擇,全球技術與產(chǎn)業(yè)鏈的分裂,只會對產(chǎn)業(yè)和消費者造成傷害。
對于技術的未來,須知諾基亞前車之鑒不過數(shù)年,敢于接受變化,才是真正的勇士。
責任編輯:haq
-
芯片
+關注
關注
460文章
52520瀏覽量
440929 -
網(wǎng)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815瀏覽量
90962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15瀏覽量
573854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聚徽廠家視角——X86 架構 vs. ARM 架構:工控一體機的算力、功耗與成本差異解析
5G 基站部署在路燈上會有輻射問題嗎?科學解析帶你走出認知誤區(qū)
愛普生壓控晶振 VG7050CDN(X1G004861)在 5G 通信基站中的應用
智慧路燈是否支持 5G 微基站搭載?

ARM與x86:架構對比及其應用

Arm主板與x86主板的區(qū)別

英特爾將攜手AMD共同捍衛(wèi)x86生態(tài)
我國5G基站突破400萬個
ARM 架構工控機與 X86 架構工控機:差異究竟在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