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fā)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近一個月內,繼小米推“CyberDog(鐵蛋)”機器狗之后,國內新勢力車企小鵬旗下生態(tài)鏈企業(yè)鵬行智能,也發(fā)布了首款智能機器馬。
智能機器馬本質上上是一款四足機器人,據小鵬汽車介紹,智能機器馬在動力模組、運動控制、智能駕駛、智能交互等方面均實現(xiàn)了對以往四足機器人的技術突破。與其他廠商目前展示的四足機器人最大不同是,鵬行智能的機器馬是設計為可騎乘的,并融合了小鵬汽車全棧自研的智能駕駛技術,通過攝像頭、激光雷達識別環(huán)境與對象、構建地圖、規(guī)劃路徑,具備自主運動、目標跟隨、智能避障等功能。
除此之外,被小鵬汽車作為最大賣點之一的智能交互也被應用到智能機器馬上,融合了視覺、聽覺與觸覺交互等。而從官方宣傳上,智能機器馬似乎被定義為一款面向兒童的未來智慧交通工具,更多是用于家居場景。
但截至發(fā)稿前,小鵬以及鵬行智能并沒有公布機器馬的具體參數(shù)以及上市時間、價格,更沒有實物演示視頻。但無論如何,小鵬、小米等進軍消費機器人市場,多少透露出目前科技公司們看好的市場方向是類似的。
小鵬機器馬大有來頭?
作為一家只成立了1年不到的公司,雖然產品還未量產,但鵬行智能其實來頭還真不小。工商信息顯示,鵬行智能的股權結構中,何小鵬出資651萬元,持股比例65.1%;小鵬汽車出資199萬元,持股比例19.9%;鵬行智能法人代表趙同陽出資150萬元,持股比例15%。
據知情人士透露,趙同陽是國內第一家生產MIT開源機器狗的深圳智擎新創(chuàng)科技的創(chuàng)始人。這家公司通過四個人的小團隊協(xié)作3年,完成了整個四足機器人的機械、控制和視覺等工作。
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查詢得知,趙同陽在2019年4月申請了一種四足機器人關節(jié)動力模組的使用新型專利,可將電機和減速機一體化,減小空間占用,執(zhí)行關節(jié)響應速度快。
因此,小鵬是采用創(chuàng)立合資公司的形式獲得了機器人機械結構上的技術。
在感知方面,眾所周知,小鵬是國內第一款量產搭載激光雷達車型的公司,其搭載兩枚激光雷達的P5即將在9月中旬宣布發(fā)售時間。在機器馬上,小鵬也理所當然地采用了視覺+激光雷達的感知方案。電子發(fā)燒友記者也在近期向相關人士確認,該機器馬上搭載的激光雷達是來自速騰聚創(chuàng)的RS-LiDAR-M1 固態(tài)激光雷達。
小米、小鵬造機器人的共通之處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介紹鵬行智能的時候提到:“如果說智能汽車是智能智造的皇冠,那么智能機器人將是機器智能的皇冠。”
事實上,在汽車智能化進程不斷加速的過程中,汽車與機器人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
李彥宏在上月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提出“汽車機器人”這個概念,指的就是具備自動駕駛、交流、并有自主學習能力的汽車產品。
無獨有偶,馬斯克在特斯拉AI日上,也宣稱特斯拉是一家機器人公司,智能汽車只是車型外殼的機器人。
目前,小鵬正是新能源汽車中智能化程度較為突出的廠商,機器人所需要的感知、自動路線規(guī)劃、語音交互等能力正是他們所擅長的。從技術上說,底層邏輯互通,對于掌握核心技術的廠商,用同樣的技術去開發(fā)全新的產品并不困難,考驗的更多是對供應鏈的整合能力,同時也能利用原有技術開拓全新的應用場景。
比如小鵬智能機器馬就是在軟件層面承接了汽車上的自動駕駛和語音交互等技術,通過激光雷達與攝像頭協(xié)同感知環(huán)境,并實現(xiàn)自主運動。
雖然還未有汽車產品亮相,但對于此前高調官宣造車的小米,難免會讓我將“鐵蛋”機器狗與智能汽車聯(lián)系到一起。小米在發(fā)布會上表示,他們認為傳感器決定了機器人感知能力的上限,于是小米的機器狗搭載了高精度環(huán)境感知系統(tǒng),全身包括觸覺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等在內的11個高精度傳感器實時傳輸信息,可以感知圖像、光線、距離、速度、聲音等環(huán)境信息,足以構成初級自動駕駛所需的傳感系統(tǒng)。
至于前面提到的供應鏈整合能力,這里就是小米的傳統(tǒng)強項了。CyberDog定價9999,從硬件上看,11個傳感器,12個無刷電機、再加上英偉達Xavier平臺,這大概率是一場虧本買賣。或許是上游零部件供應商都在賭注壓在小米的強大渠道以及影響力,期望小米帶動整個C端機器人市場;抑或是小米的成本控制能力真的強到離譜。
但無論如何,小米的CyberDog確實引起了行業(yè)的關注。即使從實現(xiàn)的功能來看,CyberDog沒有太大的亮點,但怎么說它也是已經有實物演示,并準備對外發(fā)售的產品。
科技公司入局改變市場化困局
提到機器狗,就不得不說波士頓動力。波士頓動力作為最早開發(fā)四足機器人的公司之一,2015年,發(fā)布了一款名為Spot的機器狗,并定期更新實景演示視頻。2017年,更新為黃色外殼的Spot mini縮小了體型,更加接近人類世界,異常自然的行走動作讓很多人為之震驚,在科技圈引起很大反響。不過一直以來,波士頓動力都只提供短期租賃服務,并沒有對外發(fā)售機器狗。去年6月,波士頓動力終于宣布對外發(fā)售Spot,但售價高達74500美元(約為48萬人民幣)。
從2021春晚上宇樹科技的“牛犇犇”,到以全球行走速度最快的機器狗作宣傳的蔚藍科技,其實今年以來,四足機器人已經在國內社交平臺成功“出圈”,收獲大量關注。
事實上,包括宇樹科技和蔚藍科技在內,都已經推出了面向消費市場的機器狗,最低價格皆在1.6萬人民幣左右。盡管價格已經比波士頓動力便宜很多,但市場化進展似乎并不理想,以宇樹科技為例,他們的產品目前大多以科研用途的形式賣給海內外高校進行研究開發(fā),在消費市場難以推廣。
但隨著大型科技公司的入局,這些狀況可能會有所改變。在價格上,大型科技公司在供應鏈上的把控能力強,量產的優(yōu)勢也將會很快壓低價格;在功能上,無論是汽車還是消費電子行業(yè)的公司,在語音體感交互、感知算法、用戶體驗方面的業(yè)務能力顯然會比目前的機器人公司強;在市場推廣方面,借助部分科技公司的號召力,只要產品體驗足夠好,即使價格高昂,依然會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因此,在行業(yè)大環(huán)境上看,大型科技公司的入局,能很大程度上推動機器人往消費市場滲透的進程。但市場做大的同時,大型科技公司所擁有的供應鏈資源,在成本上往往擁有更大優(yōu)勢,這對于一些規(guī)模不大的機器人公司而言不是一個好消息。按照行業(yè)規(guī)律,未來機器人行業(yè)的并購事件或許會變得更加頻繁。
而對消費者而言,無論如何,機器狗似乎距離我們生活越來越近了。

智能機器馬本質上上是一款四足機器人,據小鵬汽車介紹,智能機器馬在動力模組、運動控制、智能駕駛、智能交互等方面均實現(xiàn)了對以往四足機器人的技術突破。與其他廠商目前展示的四足機器人最大不同是,鵬行智能的機器馬是設計為可騎乘的,并融合了小鵬汽車全棧自研的智能駕駛技術,通過攝像頭、激光雷達識別環(huán)境與對象、構建地圖、規(guī)劃路徑,具備自主運動、目標跟隨、智能避障等功能。
除此之外,被小鵬汽車作為最大賣點之一的智能交互也被應用到智能機器馬上,融合了視覺、聽覺與觸覺交互等。而從官方宣傳上,智能機器馬似乎被定義為一款面向兒童的未來智慧交通工具,更多是用于家居場景。
但截至發(fā)稿前,小鵬以及鵬行智能并沒有公布機器馬的具體參數(shù)以及上市時間、價格,更沒有實物演示視頻。但無論如何,小鵬、小米等進軍消費機器人市場,多少透露出目前科技公司們看好的市場方向是類似的。
小鵬機器馬大有來頭?
作為一家只成立了1年不到的公司,雖然產品還未量產,但鵬行智能其實來頭還真不小。工商信息顯示,鵬行智能的股權結構中,何小鵬出資651萬元,持股比例65.1%;小鵬汽車出資199萬元,持股比例19.9%;鵬行智能法人代表趙同陽出資150萬元,持股比例15%。
據知情人士透露,趙同陽是國內第一家生產MIT開源機器狗的深圳智擎新創(chuàng)科技的創(chuàng)始人。這家公司通過四個人的小團隊協(xié)作3年,完成了整個四足機器人的機械、控制和視覺等工作。

因此,小鵬是采用創(chuàng)立合資公司的形式獲得了機器人機械結構上的技術。
在感知方面,眾所周知,小鵬是國內第一款量產搭載激光雷達車型的公司,其搭載兩枚激光雷達的P5即將在9月中旬宣布發(fā)售時間。在機器馬上,小鵬也理所當然地采用了視覺+激光雷達的感知方案。電子發(fā)燒友記者也在近期向相關人士確認,該機器馬上搭載的激光雷達是來自速騰聚創(chuàng)的RS-LiDAR-M1 固態(tài)激光雷達。
小米、小鵬造機器人的共通之處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介紹鵬行智能的時候提到:“如果說智能汽車是智能智造的皇冠,那么智能機器人將是機器智能的皇冠。”
事實上,在汽車智能化進程不斷加速的過程中,汽車與機器人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
李彥宏在上月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提出“汽車機器人”這個概念,指的就是具備自動駕駛、交流、并有自主學習能力的汽車產品。
無獨有偶,馬斯克在特斯拉AI日上,也宣稱特斯拉是一家機器人公司,智能汽車只是車型外殼的機器人。
目前,小鵬正是新能源汽車中智能化程度較為突出的廠商,機器人所需要的感知、自動路線規(guī)劃、語音交互等能力正是他們所擅長的。從技術上說,底層邏輯互通,對于掌握核心技術的廠商,用同樣的技術去開發(fā)全新的產品并不困難,考驗的更多是對供應鏈的整合能力,同時也能利用原有技術開拓全新的應用場景。
比如小鵬智能機器馬就是在軟件層面承接了汽車上的自動駕駛和語音交互等技術,通過激光雷達與攝像頭協(xié)同感知環(huán)境,并實現(xiàn)自主運動。
雖然還未有汽車產品亮相,但對于此前高調官宣造車的小米,難免會讓我將“鐵蛋”機器狗與智能汽車聯(lián)系到一起。小米在發(fā)布會上表示,他們認為傳感器決定了機器人感知能力的上限,于是小米的機器狗搭載了高精度環(huán)境感知系統(tǒng),全身包括觸覺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等在內的11個高精度傳感器實時傳輸信息,可以感知圖像、光線、距離、速度、聲音等環(huán)境信息,足以構成初級自動駕駛所需的傳感系統(tǒng)。

至于前面提到的供應鏈整合能力,這里就是小米的傳統(tǒng)強項了。CyberDog定價9999,從硬件上看,11個傳感器,12個無刷電機、再加上英偉達Xavier平臺,這大概率是一場虧本買賣。或許是上游零部件供應商都在賭注壓在小米的強大渠道以及影響力,期望小米帶動整個C端機器人市場;抑或是小米的成本控制能力真的強到離譜。
但無論如何,小米的CyberDog確實引起了行業(yè)的關注。即使從實現(xiàn)的功能來看,CyberDog沒有太大的亮點,但怎么說它也是已經有實物演示,并準備對外發(fā)售的產品。
科技公司入局改變市場化困局
提到機器狗,就不得不說波士頓動力。波士頓動力作為最早開發(fā)四足機器人的公司之一,2015年,發(fā)布了一款名為Spot的機器狗,并定期更新實景演示視頻。2017年,更新為黃色外殼的Spot mini縮小了體型,更加接近人類世界,異常自然的行走動作讓很多人為之震驚,在科技圈引起很大反響。不過一直以來,波士頓動力都只提供短期租賃服務,并沒有對外發(fā)售機器狗。去年6月,波士頓動力終于宣布對外發(fā)售Spot,但售價高達74500美元(約為48萬人民幣)。


宇樹科技的機器牛
事實上,包括宇樹科技和蔚藍科技在內,都已經推出了面向消費市場的機器狗,最低價格皆在1.6萬人民幣左右。盡管價格已經比波士頓動力便宜很多,但市場化進展似乎并不理想,以宇樹科技為例,他們的產品目前大多以科研用途的形式賣給海內外高校進行研究開發(fā),在消費市場難以推廣。

圖片來源:蔚藍科技官網
這其中可能有幾點原因:一是價格太高,作為一款宣傳中強調寵物狗概念的產品,冷冰冰的身體加上近2萬的價格讓人望而卻步;二是交互功能不理想。但隨著大型科技公司的入局,這些狀況可能會有所改變。在價格上,大型科技公司在供應鏈上的把控能力強,量產的優(yōu)勢也將會很快壓低價格;在功能上,無論是汽車還是消費電子行業(yè)的公司,在語音體感交互、感知算法、用戶體驗方面的業(yè)務能力顯然會比目前的機器人公司強;在市場推廣方面,借助部分科技公司的號召力,只要產品體驗足夠好,即使價格高昂,依然會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因此,在行業(yè)大環(huán)境上看,大型科技公司的入局,能很大程度上推動機器人往消費市場滲透的進程。但市場做大的同時,大型科技公司所擁有的供應鏈資源,在成本上往往擁有更大優(yōu)勢,這對于一些規(guī)模不大的機器人公司而言不是一個好消息。按照行業(yè)規(guī)律,未來機器人行業(yè)的并購事件或許會變得更加頻繁。
而對消費者而言,無論如何,機器狗似乎距離我們生活越來越近了。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470瀏覽量
147217 -
機器狗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7瀏覽量
10518 -
小鵬汽車
+關注
關注
4文章
577瀏覽量
15458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機器人看點:越疆機器人正式發(fā)布六足仿生機器狗 智元公布機器人運動控制模型專利
給大家?guī)韮蓚€機器人的最新消息: 越疆機器人正式發(fā)布六足仿生機器狗 7月9日,深圳越疆機器人正式發(fā)布六足仿生
機器人熱點:富士康推出全方位機器人平臺 宇樹科技更名或為IPO做準備
。通過引入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富士康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電子制造業(yè)的領先地位。 宇樹科技更名或為IPO做準備? 據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顯示,宇樹
存儲芯片方案發(fā)力,率先適配宇樹、智元機器人
的訓練到邊緣AI的應用,需要云端存儲到邊緣端分級存儲方案的支持。據稱,一臺人形機器人至少需要使用48片以上的各種類型存儲芯片。近期來看,多家存儲廠商已經投入到人形機器人的存儲方案,并已有產品應用于宇
打入宇樹科技供應鏈,探究這家國產MCU 企業(yè)的人形機器人布局
電子發(fā)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3 月 31 日晚,在淘寶交個朋友直播間,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 G1 化身 AI 機器人主播進行直播帶貨,售賣
機器人看點:宇樹科技王興興回上海母校 加速商業(yè)化落地 宇樹機器人二手租賃火爆
給大家?guī)硪恍?b class='flag-5'>機器人的消息: 宇樹科技王興興回上海母校 加速商業(yè)化落地 日前,宇樹科技創(chuàng)始人王興興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候,介紹了公司的H1人形
宇樹科技攜兩款機器人亮相2025GDC
等大模型AI突破的刺激下, 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真正的量產元年。 在春晚亮相的宇樹科技一直備受關注,我們今天又看到一條消息,宇樹科技攜兩款
宇樹員工透露:機器人將低至 3 - 4 千,要白菜價了?
電子發(fā)燒友網綜合報道 近日,登上春晚舞臺的宇樹 Unitree 人形機器人火爆全網,一度出現(xiàn) “斷貨下架” 的情況,甚至有消息稱其 “日租金高達 1.5 萬元,二手價格被炒至 12 萬元”。宇
發(fā)表于 02-20 01:16
?943次閱讀
宇樹科技王興興:AI驅動機器人每日快速進化
近日,宇樹科技創(chuàng)始人王興興受邀出席了民營企業(yè)座談會,并在會議結束后接受了媒體采訪。作為國內機器人研發(fā)領域的領軍人物,王興興對于機器人技術的未來發(fā)展有著獨到的見解。 在采訪中,當被問及
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G1京東下架
宇樹科技的人形智能機器人G1,曾在京東平臺引起廣泛關注。這款機器人售價為9.9萬元,預計45天內交付,一度成為科技愛好者的熱議話題。然而,近
宇樹科技在物聯(lián)網方面
宇樹科技在物聯(lián)網領域有多方面的涉及和發(fā)展,以下是一些具體信息:
傳感器技術合作
與傳感器公司合作:宇樹科技與一些傳感器技術公司有合作,例如奧比中光為
發(fā)表于 02-04 06:48
宇樹科技更新G1人形機器人首個應用方案
1月22日,宇樹科技在官網更新了G1人形機器人首個應用方案——UnitreeG1-Comp,該機器人被官方稱為“為賽事打造的足球巨星”。G1-Comp不僅能在足球場上奔跑、轉身、轉圈,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tǒng)」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基礎模塊
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基礎模塊,這個是本書的第二部分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機器人計算系統(tǒng),自主機器人的感知系統(tǒng),自主機器人的定位系統(tǒng),自主
發(fā)表于 01-04 19:22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tǒng)」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
近年來,人工智能領域的大模型技術在多個方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特別是在機器人控制領域展現(xiàn)出了巨大的潛力。在“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部分,作者研究并探討了大模型如何提升
發(fā)表于 12-29 23:0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