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每磁道劃分成10個物理塊,每塊存放1個邏輯記錄。邏輯記錄R!個邏輯記錄。邏輯記錄R1,R2,﹍﹍ ,R10存放在同一個磁道上,記錄的安排順序如下表所示:
物理塊 1 2 3 4 5 6 7 8 9 10
邏輯記錄 R1 R2 R3 R4 R5 R6 R7 R8 R9 R10
假定磁盤的旋轉速度為20MS/圈,磁頭當前處在R1的開始處。若系統(tǒng)順序處理這些記錄,使用單緩沖區(qū),每個記錄處理時間為4MS,則處理這10個記錄的最長時間為___。若對信息存儲進行優(yōu)化分布后,處理10個記錄的最少時間如何計算。
首先從磁盤的轉速:20ms/圈,我們可以知道:讀取一條記錄需要2ms。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處理一條記錄的前提,是將其讀出來。所以處理第一條記錄時,要先將其讀取出來,再進行處理,所以處理R1所需時間為2ms+4ms,當R1處理完時,磁頭已經轉到了R4的位置,此時要將其調整到R2的位置,需要經過R5,R6,R7,R8,R9,R10,R1,這樣要耗16ms的時間,再加上讀取R2需要2ms以及處理數據的4ms,R2的總處理時間應為22ms。所以2+4+(16+2+4)*9=204ms。而優(yōu)化后的排列順序應為:R1,R8,R5,R2,R9,R6,R3,R10,R7,R4,這樣的排列順序剛好是處理完R1,磁頭就到了R2的位置,直接讀取R2,處理R2,處理完R2,磁頭又到了R3的位置,依此類推,每條記錄的讀取及處理時間為:2ms+4ms=6ms,所以總時間為:(2+4)*10=60ms。
審核編輯:符乾江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152文章
19675瀏覽量
317601 -
計算
+關注
關注
2文章
453瀏覽量
39350 -
磁盤存儲
+關注
關注
0文章
6瀏覽量
7296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單片機I/O接口的傳輸方式
RAID 5 磁盤陣列的組成
服務器數據恢復—磁盤出現故障導致Mdisk成員盤上線失敗的數據恢復案例

磁盤拷貝機會拷貝刪除的內容嗎
遠程I/O模塊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服務器數據恢復—raid5陣列熱備盤上線同步失敗的數據恢復案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