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小馬智行正式宣布乘用車智能駕駛業(yè)務產品線——智駕軟件品牌“小馬識途”、域控制器“方載”以及數據閉環(huán)工具鏈“蒼穹”,并已成立獨立事業(yè)部(Personally Owned Vehicles,簡稱POV)運營該業(yè)務。
這一業(yè)務始于2020年起小馬智行對前裝量產領域的投入,在獨立事業(yè)部的運營下,小馬智行將為市場提供高性能、高性價比的智能駕駛軟硬件解決方案。目前該業(yè)務板塊三條產品線均取得定點,并已開始量產交付。
于此,小馬智行形成了自動駕駛出行服務(Robotaxi)、自動駕駛貨運服務(Robotruck)以及乘用車智能駕駛業(yè)務(POV)三大技術前臺業(yè)務板塊。隨著終端用戶對智能駕駛體驗的需求快速增加,要求越來越高,POV業(yè)務將成為小馬智行未來發(fā)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
小馬智行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 CEO 彭軍表示:
“隨著自動駕駛產業(yè)鏈上下游日臻成熟完善,高級智能駕駛功能將成為自動駕駛量產應用的下一個引爆點?;诹甑?a href="http://www.www27dydycom.cn/v/tag/2562/" target="_blank">算法和數據經驗積累,小馬智行將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yōu)勢,為用戶打磨出高性能、低成本的量產智駕解決方案。這將是小馬智行今后的業(yè)務重點之一?!?/p>
「小馬識途」:極致體驗、高性價比、可全國落地的智駕解決方案
小馬智行自2020年開始布局前裝智駕軟件,經過不斷打磨,正式推出“小馬識途”解決方案。該方案基于小馬智行多年來在自動駕駛算法領域所積累的多項技術突破:
小馬智行自研BEV(Bird’s Eye View)感知算法,大模型識別各類型障礙物、車道線及可通行區(qū)域等信息,最大限度降低算力需求,同時在無高精地圖的情況下,僅用導航地圖也可實現高速與城市NOA功能——這是小馬真正“識途”的關鍵能力之一。在高速場景中,小馬智行可極致地利用傳感器,用魚眼相機參與行車BEV感知模型,減少對傳感器數量的依賴—— 使用低至6個攝像頭(4個魚眼相機及前后向各1個長距相機)與1個前向毫米波雷達,打造出極致性價比的行泊一體方案,實現高速 NOA、記憶泊車、主動安全等功能,并可適配多種芯片。
小馬智行基于對復雜場景處理的多年積累,首創(chuàng)博弈交互式規(guī)劃算法,考慮自車與社會車輛的博弈,使L4車輛已在北京、廣州的繁忙城區(qū)實現全無人自動駕駛的規(guī)模運營。這套算法賦予小馬識途智駕解決方案“老司機”般順滑的駕乘體驗——高速NOA在傳感器數量大幅精簡的情況下,可實現在繁忙的城市高架路與匝道上靈活穿梭,人為接管指標數倍優(yōu)于業(yè)界主流產品;城市NOA體驗則接近L4 Robotaxi。在更高性價比的方案下,小馬識途實現了安全、舒適、通行效率三者兼?zhèn)涞男熊圀w驗。
在傳統的開發(fā)模式中,若干功能往往被獨立開發(fā)、再被整合。小馬智行顛覆式地首創(chuàng)“全場景ACC”、“全場景LCC”和“全場景NOA”,無論有無高精地圖,無論在城區(qū)、高速行車還是泊車,不同功能中職責相同部分均使用同一套博弈交互式規(guī)劃算法,體驗一致。比如ACC功能中用到的縱向規(guī)控、社會車輛切入預測算法與LCC、NOA相同,均可順滑處理加塞車輛,實現“零踏板”駕駛;LCC的橫向規(guī)控算法與NOA相同,均可避讓隔壁大車、繞行施工與違停車輛;LCC的撥桿變道與NOA的自主變道使用同一套變道算法,具備在密集車流間出色的變道能力;泊車場景與城區(qū)行車場景均使用同一套窄路會車算法提升通行效率,也均可安全舒適地避讓橫穿行人。
此外,基于自研高精定位算法,小馬智行可與車企、硬件供應商深度合作,定制定位傳感器,在保證性能與體驗的前提下,進一步降低整車硬件成本。小馬智行充分優(yōu)化軟件算法所有模塊,使用相同硬件方案帶來更優(yōu)的行泊車表現,亦可根據車企對功能、性能的需求,打破堆料式硬件選型的模式。
目前,小馬識途基于不同傳感器和算力配置,推出三款系統級方案:PonyClassic,PonyPro以及PonyUltra,提供差異化的參考硬件配置,也可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制整體方案。
特點
全套智駕硬件成本數千元,超高性價比,傳感器數量極致精簡,壓榨硬件性能,實現高速NOA、記憶泊車與主動安全功能。
芯片
算力50-100TOPS,支持地平線征程5、英偉達Orin或類似算力芯片平臺。
特點
加裝一顆激光雷達,實現城市NOA與自主代客泊車功能。
芯片
算力約200TOPS,支持單顆英偉達OrinX、兩顆地平線征程5或類似算力芯片平臺。
特點
極致智能體驗的頂配方案,城市NOA可實現媲美小馬智行的L4 Robotaxi體驗。
芯片
算力約500TOPS,支持兩顆英偉達OrinX、地平線征程6或類似算力芯片平臺。
向左滑動,對三款方案一探究竟
「方載」:性價比高、體積小、最適合自動駕駛的車規(guī)級域控
除了駕乘體驗一流的解決方案,小馬智行也提供優(yōu)質、高性價比的智能駕駛硬件模塊——自研的域控制器“方載”目前已開始量產交付,定點客戶包括車企。小馬智行還積極探索“方載”在低速無人駕駛領域的應用,滿足客戶對計算平臺車規(guī)化的需求,解決核心硬件成本高的痛點,賦能無人配送、環(huán)衛(wèi)、港口和礦區(qū)等應用場景。
目前,小馬智行已推出行業(yè)內首批采用 DRIVE Orin 芯片不同配置的域控制器,包含單 OrinX 芯片與雙 OrinX 芯片,經過一年多在中國多地的道路測試,方載系列產品的硬件性能已磨合到最優(yōu)狀態(tài)。
除了 OrinX,小馬智行正積極布局適配其他芯片及域控平臺,與多家產業(yè)鏈企業(yè)深入合作,賦能未來自動駕駛車輛的大規(guī)模部署。
小馬智行已積累了近2000萬公里的公開道路自動駕駛數據,經歷過多輪高性能計算平臺迭代及軟硬件系統優(yōu)化,充分了解自動駕駛的需求,深諳自動駕駛控制器設計及軟件適配的訴求,并將此經驗傾注于域控制器的研發(fā)中。方載從性能、安全、成本、可靠性等方面,都更適合智能駕駛應用場景,更好地匹配上層軟件算法,整體運行效率大幅提高。目前,小馬智行域控制器已經通過汽車功能安全 ASIL-D 開發(fā)流程認證與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全方位滿足車規(guī)級域控的標準。
「蒼穹」:解決數據爆炸問題,精準評測智駕系統的工具鏈
依托內部開發(fā)過程中打磨出的成熟的工具鏈體系,小馬智行推出了數據閉環(huán)工具鏈產品“蒼穹”,幫助客戶充分挖掘數據價值,快速提升智駕系統能力。蒼穹數據閉環(huán)工具鏈由兩大核心模塊協同組成,分別是車云協同大數據平臺與云端大規(guī)模仿真平臺,配合靈活接入的數據標注工具與模型訓練工具,實現對兩類客戶核心需求的全覆蓋——研發(fā)測試階段的全量數據閉環(huán)以及量產階段基于影子模式的數據閉環(huán)。
小馬智行已支持蒼穹工具鏈以模塊化、可插拔的方式為用戶提供軟件產品及服務,并已服務多家車企以支持智駕軟件的快速迭代。
蒼穹產品中的車云協同大數據平臺能夠高效地解決當前智駕系統研發(fā)普遍面臨的數據爆炸問題。通過車端及云端的協同機制,該平臺可精準挖掘高價值數據,提供數據分析套件,實現一站式的數據利用功能,并基于深度優(yōu)化的數據管理系統,幫助客戶在有限成本下高效地完成數據采集、存儲和挖掘。
蒼穹產品中的云端大規(guī)模仿真平臺是智駕系統快速迭代的引擎,支持快捷精準的多維度指標評測,覆蓋安全性、合規(guī)性、舒適度及通行效率等多方面。該平臺基于行為完美一致的仿真引擎和Smart Agent技術,最大程度保障了仿真結果的可信度;配合云端大規(guī)模任務調度的能力,蒼穹的仿真測試可做到日行千萬公里,低成本地實現對軟件變更的效果評測,保障系統能力持續(xù)提升。
蒼穹工具鏈是小馬智行六年間積累的一整套以數據驅動的自動駕駛系統研發(fā)模式與方法論的產品化表現,更是小馬智行取得諸多技術里程碑的“背后功臣”,該產品的先進和優(yōu)越性將助力更多智能駕駛研發(fā)團隊,賦能汽車產業(yè)智能化大潮猛進。
在POV事業(yè)部的加持下,小馬智行將持續(xù)為市場提供高性能、高性價比的全鏈路智能駕駛產品。POV業(yè)務作為小馬智行的前臺業(yè)務板塊之一,將成為小馬智行“虛擬司機”能力的又一重要延申。
審核編輯:湯梓紅
-
智能駕駛
+關注
關注
4文章
2815瀏覽量
49960 -
小馬智行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7瀏覽量
3998 -
域控制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276瀏覽量
3085
原文標題:小馬智行宣布乘用車智能駕駛三大產品線,已開始量產交付
文章出處:【微信號:pony_ai,微信公眾號:Pony.ai小馬智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