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fā)燒友網(wǎng)報道(文/梁浩斌)今年6月,特斯拉收購了一家歐洲的無線充電公司W(wǎng)iferion,但10月又將這家公司出售了。有意思的是,特斯拉出售公司后,保留了這家公司的工程師。而最近,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 von Holzhausen向媒體確認,公司正在開發(fā)無線充電技術。
這波騷操作非常高效,相當于以最低成本將技術團隊挖到特斯拉。但同時值得關注的還有,這家公司此前一直在開發(fā)的無線充電技術。
Wiferion有什么技術?為什么特斯拉需要無線充電?
此無線充電非彼無線充電,我們經(jīng)常談到的車載無線充電,一般是在座艙內為手機充電的無線充電板。但Wiferion公司的產(chǎn)品主要是針對電動工業(yè)車輛、無人駕駛運輸系統(tǒng)和移動機器人應用的無線能源系統(tǒng),這種無線充電與一般手機上使用的無線充電不同,無線充電發(fā)射端和接收端不需要進行接觸,即兩者之間可以在一定距離下進行充電。
Wiferion官網(wǎng)顯示,其首款產(chǎn)品是工業(yè)車輛用的非接觸式感應充電器etaLINK 3000系統(tǒng),工作距離支持5mm到40mm,線圈偏差范圍在±30mm內。與此同時,etaLINK 3000無線充電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充電自動化,即車輛靠近即可自動激活充電,系統(tǒng)在1秒內可以啟動,最高功率可以達到3kW。
無線充電的技術路徑有多種,但真正具有應用潛力的主要是三種,分別是IPT(感應耦合)、RIPT(諧振感應耦合)和CWPT(電容耦合)。目前發(fā)展前景最好的是IPT和RIPT,前者用于小功率等設備充電,比如消費電子領域;后者主要用于大功率的無線充電場景,比如AGV、電動汽車等。
而電動汽車必然是需要大功率充電,因此一般會使用RIPT方案。而Wierion的充電技術正好也適用于電動汽車,因此特斯拉收購其技術團隊當然也是為了自研大功率無線充電。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場景是與自動駕駛配合的自動補能。相信大家還記得多年前特斯拉展示過的類似蛇一般的充電機械臂,它能夠自動尋找到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充電口,并控制機械臂將充電槍插入進行充電,從而在充電的部分解放雙手。
然而,在充電的部分用到機械臂,可想而知成本有多高。而在近幾年特斯拉再也沒有將這套方案拿出來展示,也說明這個項目可能已經(jīng)被放棄。
雖然說大功率無線充電系統(tǒng)相比普通的交流充電樁更貴,但也相比機械臂要便宜得多。比如汽車無線充電的車載端,成本大概接近傳統(tǒng)OBC的水平,而地面端的成本則是普通交流充電樁的3倍左右。
通過自動泊車與無線充電的配合,當車輛泊進停車位時,自動對準了地面端的發(fā)射模塊,車輛就可以實現(xiàn)無感的自動充電。在未來自動駕駛的場景中,這樣的低成本自動補能方案可能會是特斯拉所選擇的。
現(xiàn)階段大功率無線充電存在的問題
實際上,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量產(chǎn)要比大家想象的要早得多,早在1990年通用發(fā)布的概念車EV1上就配備了這項技術,并在1996年量產(chǎn)。但當時用的220V磁感應無線充電還需要將充電端手動跟對應的接收端連接才能進行充電,實際體驗跟有線充電沒什么區(qū)別。
在2021年的上海車展上,國內多家車企,包括北汽、廣汽、上汽等新能源車型都推出了無線充電的模塊和技術,其中有一些甚至還量產(chǎn)了。比如上汽智己L7就支持選配11kW的無線充電,但顯然從市場角度來看,這項技術的推廣不算成功,畢竟連智己后續(xù)的車型都不再支持無線充電了。
這或許是因為,無線充電選裝價格本身較高,現(xiàn)階段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功率,其實也就7kW、11kW的水平,基本跟交流家充樁相同。多花的價格,充電速度慢的同時,在體驗上還未做到完全無感,停車依然需要手動的情況下,很難完全對準無線充電發(fā)射線圈,導致充電效率下降,甚至無法充電。
所以,當自動泊車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無線充電確實是能夠起到對交流家充樁的替代,并能夠提供更好的體驗。
然而在自動泊車之外,RIPT無線充電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其實也存在一些問題。因為發(fā)射端的充電板一般安裝在地面或是地下,如果發(fā)射端溫度過高,就很有可能點燃地面上的落葉、柳絮等易燃物。而自動泊車如果沒有停到適當?shù)奈恢梅秶鷥?,接收線圈和發(fā)射線圈產(chǎn)生大幅度偏移,都會增加系統(tǒng)過熱的風險,同時大幅降低充電效率。
另一方面,還要做好異物檢測的功能,比如硬幣、胸針等金屬物品,金屬物品一旦位于無線充電系統(tǒng)接收和發(fā)射端之間,在工作時可能會被加熱而發(fā)生火災的危險。生物檢測也同樣重要,包括小動物、小孩等,防止在工作時有生物進入充電區(qū)域而對其造成傷害。
小結:
總體看來,汽車大功率無線充電的主要問題是,功率小、對使用環(huán)境較為嚴苛、成本較高,當然其無感充電的優(yōu)勢也是目前有線充電無法比擬的。如果作為家庭固定車位上的充電設備,無線充電依然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但這項技術還需要車企、自動駕駛等技術的互相配合,尤其是需要行業(yè)龍頭車企的大力推動,才有機會進入到大眾市場。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417瀏覽量
234546 -
無線充電
+關注
關注
1298文章
3345瀏覽量
319628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Nordic NRF54無線SOC: 助力電動出行無限可能.
儲能電柜在電動汽車充電中的應用
淺談安科瑞充電樁運營云平臺在電動汽車行業(yè)中的意義

無線充電技術:電動汽車未來的里程焦慮解藥
淺談電動汽車峰谷電價有序充電策略

淺析電動汽車市場及充電站數(shù)據(jù)分析與研究

電動汽車直流與交流充電樁技術研究和應用

淺談基于峰谷電價的電動汽車有序充電策略

電動汽車市場及充電站數(shù)據(jù)分析與研究及解決方案

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規(guī)劃對電網(wǎng)的影響研究及解決方案

電動汽車充電站電氣系統(tǒng)設計淺談與應用

電動汽車充電樁工作原理介紹
電動汽車有序充電優(yōu)化策略

電動汽車充電類型和常見拓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