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家臺灣企業(yè)正在加速推進其SiC模塊工廠的建設:
●鴻海科技:SiC模組產線及研發(fā)中心預計在今年第三季正式啟用。
●達勝綠能:SiC模塊廠項目環(huán)評公示,年產能10萬套。
鴻??萍迹?/strong>
SiC模組產線即將啟用
3月14日,據臺媒報道,鴻海集團于當日召開了線上法說,并在會上宣布,他們正在興建SiC模組產線及研發(fā)中心,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啟用。
“行家說三代半”了解到,鴻海集團的SiC模組項目由旗下控股公司能創(chuàng)半導體主建,鴻海與能創(chuàng)的關系梳理如下:
●2022年5月,鴻海集團與國巨集團共同出資31億臺幣成立了國創(chuàng)半導體(鴻海持股51%、國巨及其關聯(lián)企業(yè)持股49% ),該公司主要負責設計、開發(fā)、生產用于車用、資通訊、工控應用的模擬IC及SiC等功率器件。
●2023年5月底,鴻海與國巨宣布半導體策略合作新布局,國創(chuàng)半導體將以2.04億元臺幣(約4717萬人民幣)把旗下的集成電路(IC)和SiC器件/模組產品業(yè)務轉讓給鴻海新設立的IC設計子公司——能創(chuàng)半導體。
鴻海集團表示,能創(chuàng)的SiC模組產線落成后,與鴻揚的SiC晶圓廠相結合,將使集團成為少數(shù)具備電動車電驅及模組能力的整車廠。
鴻揚半導體6英寸晶圓廠原隸屬于旺宏電子,于2021年8月被鴻海以25.2億新臺幣(約5.87億人民幣)收購改造為SiC晶圓產線。預計到2025年,鴻揚SiC晶圓產線將升級至8英寸晶圓廠,預估每年最大產能為20萬片,每年最多可供應150萬輛電動車需求。
鴻??萍歼€表示,他們在碳化硅晶圓線方面已開始量產并開始擴充產能,預估2024年整體的半導體整體營收將突破千億元大關(1000億新臺幣約合227億人民幣)。
目前,鴻海集團用于車用電驅逆變器的SiC模組已完成開發(fā),目前正陸續(xù)送樣車用客戶中;位于新竹縣湖口興建的SiC模組產線及研發(fā)中心,預計將在第三季正式啟用。
達勝綠能:
SiC模組項目環(huán)評公示
今年2月,無錫市新吳區(qū)公示了“新建年產能10萬套功率模塊封裝測試廠項目”環(huán)評表,建設方為達勝綠能科技(無錫)有限公司。
據環(huán)評表披露,該項目將租賃敦南科技廠房1370m2,新建年產能10萬套功率模塊封裝測試廠項目,項目產品為場效應晶體管Mosfet,主要用于電動汽車發(fā)電機中的電子元件。項目建成后,產能為年產功率模塊10萬套(180萬個)。
據“行家說三代半”了解,達勝綠能擬投資10155萬元,租賃敦南科技(無錫)有限公司廠房建設基于碳化硅的功率模塊產線。
達勝綠能成立于2022年7月,隸屬于達信綠能公司,是美國Diodes(達爾)的合資孫公司。
早在2022年1月,達爾公司與中國臺灣汽機車機電系統(tǒng)整合大廠信通(Sentec) 合資成立了達信綠能(DiodSent) 。
在記者發(fā)布會上,達信綠能董事長黃正鑫表示,他們公司目前正投入開發(fā)第三代半導體,量產計劃于2023年年中開始,屆時SiC模塊的產能比例將達到80%。
據“行家說三代半”此前了解,達信綠能已于2022年與中國臺灣電源大廠康舒在聯(lián)合開發(fā)SiC主驅電機控制器。
2022年10月,康舒科技官網宣布,他們已經完成與中國臺灣省的經濟部、工研部簽約,將共同開發(fā)SiC動力電機驅控器,產研合作金額為4400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992萬元)。據悉,康舒這次研發(fā)的碳化硅電控主要是與富田電機、達信綠能等聯(lián)手開發(fā)。
審核編輯:劉清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427瀏覽量
234635 -
場效應晶體管
+關注
關注
6文章
395瀏覽量
20040 -
功率模塊
+關注
關注
11文章
538瀏覽量
45978 -
碳化硅
+關注
關注
25文章
3066瀏覽量
50496 -
SiC模塊
+關注
關注
0文章
22瀏覽量
6177
原文標題:富士康再建SiC新項目,今年Q3啟用
文章出處:【微信號:SiC_GaN,微信公眾號:行家說三代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博世又一家SiC工廠落地!

國產SiC模塊企業(yè)如何向英飛凌功率模塊產品線借鑒和學習

SiC MOSFET 開關模塊RC緩沖吸收電路的參數(shù)優(yōu)化設計
工商業(yè)儲能變流器(PCS)加速跨入碳化硅(SiC)模塊時代

英偉達GTC2025亮點:NVIDIA認證計劃擴展至企業(yè)存儲領域,加速AI工廠部署
BTP1521P解決IGBT模塊升級SiC模塊的正負驅動電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