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在線刊發(fā)華中科技大學李培寧教授團隊題目為“Van der Waals quaternary oxides for tunable low-loss anisotropic polaritonics“研究成果。
掃描近場光學顯微鏡通過金屬針尖與樣品近距離作用實現(xiàn)局域隱失波增強,在超高分辨光學成像與探測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這一技術實現(xiàn)了對材料物性的納米級空間分辨率表征,已廣泛應用在微納尺度的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等研究領域。
李培寧教授團隊利用高分辨近場光學顯微鏡技術,在范德華四元氧化物中成像了新型可調控的極化激元電磁波。這種新型電磁波模式壽命高、損耗低且群速度極慢,為光速的1/3000,壽命為ps量級,這種極慢的群速度和超長壽命有效增強了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為實現(xiàn)高靈敏分子傳感和光電探測提供了新的可能。
研究團隊進一步通過范德華四元氧化物的金屬陽離子替換,實現(xiàn)了對極化激元傳播特性的按需調控。如下圖所示,超高分辨近場成像研究清晰地展示了材料中陽離子替換能夠實現(xiàn)對聲子極化激元從雙曲—橢圓和面內(nèi)各向同性—面內(nèi)各向異性的調控。該工作實現(xiàn)聲子極化激元的可調諧,豐富了各向異性聲子極化激元研究的范德華體系,在微納光學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原子工程調控面內(nèi)各向異性聲子極化激元
該工作與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合作完成,李培寧教授和趙三根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孫甜和物構所副研究員陳閏堃為共同第一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和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創(chuàng)新基金的資助。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4-01628-y
審核編輯:劉清
-
電磁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482瀏覽量
54629 -
光學成像
+關注
關注
0文章
87瀏覽量
10417
原文標題:華中科大在近場光學成像方向取得重要進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索尼3LCD激光商用投影機交付華中科技大學
FLIR聲學成像儀在工業(yè)維護與故障診斷領域的應用

上海光機所在高功率激光精密計算光場測量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JCMsuite應用:孤立線柵
光學中簡單但重要的光學路徑與成像系統(tǒng)介紹

JCMsuite應用:傾斜平面波傳播透過光闌的傳輸
次聲波在聲學成像中的應用
光學成像新進展:使用部分相干光進行單向成像

中國科大在納米級空間分辨紅外成像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光學成像的關鍵技術和工藝

突破!歐洲多國批準超高頻RFID技術使用915~921MHz頻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