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fā)燒友網(wǎng)報道(文/吳子鵬)日前,英飛凌宣布推出全球最薄硅功率晶圓,成為首家掌握20μm超薄功率半導體晶圓處理和加工技術的公司。晶圓直徑為300mm,厚度20μm僅為頭發(fā)絲的四分之一,是目前最先進的40-60μm晶圓厚度的一半。
英飛凌科技首席執(zhí)行官Jochen Hanebeck表示,“這款全球最薄的硅晶圓展現(xiàn)了我們致力于通過推動功率半導體技術的發(fā)展,為客戶創(chuàng)造非凡的價值。英飛凌在超薄晶圓技術方面的突破標志著我們在節(jié)能功率解決方案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并且有助于我們充分發(fā)揮全球低碳化和數(shù)字化趨勢的潛力。憑借這項技術突破,英飛凌掌握了Si、SiC和GaN這三種半導體材料,鞏固了我們在行業(yè)創(chuàng)新方面的領先優(yōu)勢?!?br />
值得注意的是,英飛凌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功率半導體的龍頭企業(yè)。隨著20μm超薄功率半導體晶圓進入市場,英飛凌有望再次擴大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優(yōu)勢。不過,技術升級之后,國產功率半導體廠商面臨的競爭加劇。
20μm超薄功率半導體晶圓的優(yōu)勢
晶圓是制造半導體器件的基礎材料,其厚度對于器件的性能和制造過程至關重要,通常在幾十到幾百微米之間。目前,?40-60μm?是這一范圍內的常見值,也是英飛凌20μm超薄功率半導體晶圓發(fā)布之前的最高水平,適用于多種不同的半導體器件制造需求。
將晶圓厚度從?40-60μm降低到20μm,具有非常多的好處。首先是能夠改變功率器件的散熱表現(xiàn),基于更薄晶圓的功率器件可以減少芯片在工作時的熱量積累,提高散熱性能,從而保持芯片的穩(wěn)定運行。?
其次,更薄的晶圓可以提升器件的性能表現(xiàn),減少芯片在工作時的熱量積累,提高散熱性能,從而保持芯片的穩(wěn)定運行。?另外,英飛凌指出,與基于傳統(tǒng)硅晶圓的解決方案相比,晶圓厚度減半可將基板電阻降低50%,從而使功率系統(tǒng)中的功率損耗減少15%以上。對于高端AI服務器應用來說,電流增大會推動能源需求上升,因此,將電壓從230V降低到1.8V以下的處理器電壓,對于功率轉換來說尤為重要。超薄晶圓技術大大促進了基于垂直溝槽MOSFET技術的垂直功率傳輸設計。
此外,更薄的晶圓可以適應輕薄短小的封裝方式,減小芯片的體積和重量,增強器件的功率密度。
不過,從?40-60μm降低到20μm,使用更薄的晶圓進行生產制造,要需要面臨一些新的技術挑戰(zhàn)。比如,傳統(tǒng)晶圓減薄的工藝并不能夠適用于20μm,為此英飛凌研發(fā)出了一種創(chuàng)新而獨特的晶圓研磨方法;還有翹曲的問題,更薄的晶圓會遇到更大的翹曲問題,翹曲會降低工藝的精度,減低器件的可靠性,甚至是導致失效,英飛凌采取一系列的專利技術以應對這個難題。
英飛凌方面透露,20μm超薄功率半導體晶圓技術已獲得認可,并被應用于英飛凌的集成智能功率級(直流-直流轉換器)中,且已交付給首批客戶。
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格局生變?
文章開篇已經(jīng)提到,英飛凌目前是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的龍頭企業(yè),是技術發(fā)展的引領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英飛凌在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的份額占比為22.8%??,安森美和意法半導體分列第二和第三名,市場占比分別為11.2%和9%。因此,目前英飛凌在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的領先優(yōu)勢仍較為明顯。
根據(jù)官網(wǎng)信息,英飛凌擁有全面的功率半導體產品,包括IGBT、功率MOSFET、氮化鎵增強型HEMT、功率分立式元件、保護開關、硅驅動器、氮化鎵驅動器、IGBT模塊、智能功率模塊(IPM)、線性調節(jié)器、電機控制解決方案、LED驅動器以及各種交流-直流、直流-交流和數(shù)字功率轉換等,涵蓋了所有功率技術——硅(Si)、碳化硅(SiC)和氮化鎵(GaN)。
隨著基于20μm超薄功率半導體晶圓技術的功率半導體進入市場并持續(xù)獲得客戶方面認可,英飛凌有望繼續(xù)擴大其在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的領先優(yōu)勢。過往很多年,英飛凌一直都在引領全球功率半導體技術發(fā)展,以近期的事件來說,在公布20μm超薄功率半導體晶圓技術之前,該公司于9月12日開發(fā)出全球首項300 mm氮化鎵功率半導體技術,相較于200 mm晶圓,300 mm晶圓芯片生產不僅在技術上更先進,也因為晶圓直徑的擴大,每片晶圓上的芯片數(shù)量增加了2.3 倍,效率也顯著提高,這項突破將極大地推動GaN功率半導體市場的發(fā)展。
此外,還包括英飛凌位于馬來西亞的晶圓廠一期項目正式啟動運營,這標志著世界上最大的200毫米碳化硅(SiC)功率半導體晶圓廠的誕生。目前,在全球碳化硅(SiC)市場,意法半導體以32.6%市占率位居第一,安森美、英飛凌、Wolfspeed、羅姆半導體分列2-5名,市場份額分別為23.6%、16.5%、11.1%和8%。英飛凌新產能釋放之后,有望改變這一市場格局。
得益于在各項功率半導體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英飛凌有望引領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進入新的技術發(fā)展階段,這或許會進一步增強以英飛凌為首的國際廠商的市場影響力,比如意法半導體、安森美、三菱、德州儀器等,這些公司都具有深厚的技術底蘊,對硅(Si)、碳化硅(SiC)和氮化鎵(GaN)技術有著更深層的理解,在研發(fā)新技術方面更有優(yōu)勢。
那么,當英飛凌將硅(Si)、碳化硅(SiC)和氮化鎵(GaN)技術全部帶入新階段之后,國產功率半導體廠商會受到哪些影響呢?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導體市場,貢獻了約40%的功率半導體市場。近些年,國產功率半導體技術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誕生了比亞迪半導體、時代電氣、芯聯(lián)集成、斯達半導、士蘭微、宏微和揚杰科技等眾多有代表性的廠商。尤其是在功率模塊方面,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1-8 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功率模塊國產供應占比超過59%。
不過,在核心功率IC和分立器件方面,目前國產廠商在硅(Si)功率IC方面基本還處在中低端競爭的水平,隨著前沿技術迭代,國產廠商掌握的技術將被定義為更低端的產品,對產品凈利潤獲取是一大挑戰(zhàn)。在碳化硅(SiC)和氮化鎵(GaN)技術方面,國產廠商存在起步晚的問題,天岳先進、瀚天天成、派恩杰等在碳化硅襯底和外延生長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但隨著技術升級,原本的產業(yè)鏈布局需要加快,企業(yè)的技術研發(fā)也需要進一步升級。
結語
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guī)模達481億美元,預計至2024年將增長至522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5.46%。目前,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增長較為平緩,不過市場競爭卻暗流涌動,其中市場龍頭英飛凌是最主要的競爭發(fā)起者,將對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對于國產功率半導體企業(yè)而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能的到來,這些廠商的追趕腳步要加快了,否則難免陷入更惡劣的競爭中。
-
英飛凌
+關注
關注
68文章
2346瀏覽量
140633 -
晶圓
+關注
關注
53文章
5165瀏覽量
129808 -
功率半導體
+關注
關注
23文章
1312瀏覽量
44152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英飛凌首批采用200毫米晶圓工藝制造的SiC器件成功交付
Sumco計劃2026年底前停止宮崎工廠硅晶圓生產
2024年全球硅晶圓出貨量同比下降2.7%
晶圓為什么要減薄
英飛凌率先開發(fā)全球首項300 mm氮化鎵功率半導體技術, 推動行業(yè)變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