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三上|欧美在线视频五区|国产午夜无码在线观看视频|亚洲国产裸体网站|无码成年人影视|亚洲AV亚洲AV|成人开心激情五月|欧美性爱内射视频|超碰人人干人人上|一区二区无码三区亚洲人区久久精品

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如何將CMOS IC與MEMS融合到物聯網邊緣智能器件設計中?

MEMS ? 來源:未知 ? 作者:工程師郭婷 ? 2018-08-02 18:55 ? 次閱讀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創(chuàng)建基于傳感器物聯網IoT)邊緣器件會涉及多個設計領域,因此極具挑戰(zhàn)性(圖1)。但是,在同一硅片上創(chuàng)建一個既有采用傳統(tǒng)CMOS IC流程制作的電子器件,又有MEMS傳感器的邊緣器件似乎不大現實。實際上,許多IoT邊緣器件會在單個封裝中集成多個芯片,將電子器件與MEMS設計分開。Tanner AMS IC設計流程支持單芯片或多芯片技術,因而有助于成功實現IoT邊緣器件的設計和驗證。不過,本文將著重介紹在單個芯片上融合CMOS IC與MEMS設計的獨特挑戰(zhàn)。

圖1:一個典型IoT邊緣器件,涉及數字、模擬、射頻和MEMS領域

了解設計流程

Tanner設計流程(圖2)為AMS IC設計提供了一個完整的環(huán)境。

圖2:Tanner AMS設計流程

不過,多年以來,Tanner支持自上而下的MEMS IC流程(圖3),能讓客戶將MEMS設計融入這一流程中。

圖3:自上而下的IC/MEMS流程

IoT邊緣設計要求結合模擬、數字、射頻和MEMS這四個設計領域,特別是在同一芯片的情況下。即使組件針對的是不同芯片之后的結合,在版圖布局和驗證過程中,它們仍需要協同工作。設計團隊需要繪制混合模擬與數字、射頻和MEMS設計,進行芯片版圖布局,然后執(zhí)行元器件和頂層仿真。在單個芯片上設計電子器件和MEMS涉及以下幾點需要關注(參見圖3):

原理圖可能包含IC和MEMS器件。IC器件使用SPICE模型進行建模,而MEMS器件則可直接在物理域(如機械、靜電、流體和磁)中創(chuàng)建行為模型(圖4)。S-Edit內的MEMS符號庫支持MEMS繪制。

如何將CMOS IC與MEMS融合到物聯網邊緣智能器件設計中?

圖4:電子器件和MEMS位于同一電路圖上

為了支持初始MEMS/IC仿真,您可以在System Model Builder中利用SPICE或Verilog-A中的解析方程來創(chuàng)建MEMS模型。結合MEMS仿真庫,您還可以在初始階段就對整個設計進行是否符合預期的驗證。

利用MEMS PCell庫,您可以在L-Edit進行版圖設計。此外,Library Palette(圖5)提供了許多MEMS器件的基本版圖生成器,您可以將其用作設計的初始模型。

圖5:用于創(chuàng)建MEMS器件版圖的Library Palette

然后,您可以生成一個三維(3D)幾何模型,以便進行查看、虛擬原型開發(fā),以及導出到有限元分析(FEA)工具。

Compact Model Builder采用的是降階建模技術,因此利用該工具,您可以根據FEA結果創(chuàng)建行為模型,并將其用于最終系統(tǒng)級仿真中。

傳統(tǒng)上,MEMS的設計部分從創(chuàng)建MEMS器件的3D模型開始,然后在第三方有限元分析(FEA)工具(如Open Engineering的OOFELIE::Multiphysics)中分析其物理特性,直到獲得滿意的結果。但是,您需要2D掩模才能制造MEMS器件。如何從3D模型中衍生出2D掩模呢?您可以遵循圖6所示的Tanner流程,即以掩模為導向,然后成功制造出MEMS器件。

圖6:以掩模為導向的MEMS設計流程

從L-Edit的2D掩模版圖開始創(chuàng)建器件。然后,3D Solid Modeler會利用這些版圖和一系列的3D制造流程步驟,自動生成器件的3D實體模型。導出該3D模型并使用您喜歡的有限元工具執(zhí)行3D分析,如發(fā)現任何問題,可以進行迭代。對2D掩模版圖進行適當的修改,然后重復流程。通過這個以掩模為導向的設計流程,您可以在運行的MEMS器件中進行仿真集成,因為您可以直接創(chuàng)建最終用于制造目的的掩模,而不是從3D模型進行逆向工作。

執(zhí)行MEMS實體建模

您可以根據晶圓代工廠的流程信息設置制造步驟(圖7)。利用此信息,L-Edit可以為MEMS器件建立制造流程每一步的3D實體模型。

圖7:制造流程編輯器

您可以與生成的3D模型(圖8)進行交互,例如旋轉模型,獲取橫截面視圖,另外您還可以診斷制造問題。您可以自動導出流程每個步驟的橫截面,以便更好地了解制造流程和您的器件。然后,您可以將模型導出到FEA工具進行分析。

圖8:3D模型示例

MEMSIC成功案例

美新半導體有限公司(MEMSIC)開發(fā)了一種沒有可動部件的MEMS和CMOS IC加速度計。其采用了獨特的熱技術,通過被加熱的氣體分子測量加速度(圖9)。其芯片應用于需要控制或測量運動的產品中,如汽車報警器、移動電子設備、全球定位系統(tǒng)、電梯控制、患者監(jiān)測設備和供游戲使用的頭戴式顯示器。

圖9:MEMSIC加速度計基本結構

該傳感器大小為1平方毫米,其中心是一個在高于環(huán)境溫度100度的情況下工作的加熱器。加熱器周圍對稱放置著熱電堆,可感測不同位置的溫度。熱電堆由一系列熱電偶或溫度感應元件組成,串聯連接以抬高電壓。整個傳感器完全密封在氣腔中,外面是用于放大、控制模數轉換的電路,在三軸型號中還包括數字補償/校準電路。

在不運動時,熱電堆之間的熱分布是平衡的。但只要運動或加速,就會改變加熱器周圍的對流模式,使加速方向上的熱電堆變得比其他位置上的熱。模擬電路將熱電堆產生的信號變化解讀為運動和加速。

“自從1999年我們開始使用Tanner工具以來,其一直都表現得十足可靠。使用Tanner工具進行作業(yè)時,我們可以前一分鐘進行MEMS設計,下一分鐘就換到模擬設計。并且,我們從未因驗證發(fā)生過流片錯誤?!盡EMSIC研發(fā)部門總監(jiān)這樣評價Tanner。

為保持較低制造成本的優(yōu)勢,MEMSIC幾乎完全采用標準CMOS工藝兼容的薄膜材料來設計其傳感器。例如,加熱器為柵多晶硅,而熱電堆的第一層為金屬和多晶硅。

在加速度計設計方面,MEMSIC工程師使用Tanner流程直接根據版圖創(chuàng)建3D模型,然后進行有限元分析。他們使用L-Edit修改傳感器和版圖的細節(jié)(圖10)。版圖生成之后,他們使用L-Edit LVS和L-Edit Standard DRC進行驗證。最后,從L-Edit導出到GDS版圖文件,并送到TSMC進行流片。

圖10:使用L-Edit設計的加速度計版圖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CMOS
    +關注

    關注

    58

    文章

    6025

    瀏覽量

    238911
  • mems
    +關注

    關注

    129

    文章

    4155

    瀏覽量

    194241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1

    文章

    46251

    瀏覽量

    392758

原文標題:使用Tanner在物聯網邊緣智能器件設計中融合CMOS IC與MEMS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評論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聯網的應用范圍有哪些?

    在生活的一個小小體現。 從技術層面看,聯網融合了多種技術,包括傳感器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等。傳感器負責采集各種物理量、化學量等信息,如溫度傳感器感知環(huán)境溫度,壓力
    發(fā)表于 06-16 16:01

    工業(yè)聯網新基建:可拓展聯網控制器,重構邊緣智能新范式

    核心定位:邊緣計算與工業(yè)控制的融合中樞 當工業(yè)4.0遇上聯網,設備互聯、實時計算與智能決策成為破局關鍵。USR-EG628作為一款集成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16 09:27 ?238次閱讀
    工業(yè)<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聯網</b>新基建:可拓展<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聯網</b>控制器,重構<b class='flag-5'>邊緣</b><b class='flag-5'>智能</b>新范式

    聯網未來發(fā)展趨勢如何?

    技術將為人們帶來更加安全、便捷和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 工業(yè)互聯網:工業(yè)互聯網聯網行業(yè)的熱門領域。通過
    發(fā)表于 06-09 15:25

    聯網工程師為什么要學Linux?

    均基于Linux二次開發(fā)。 2)邊緣計算與AI整合 隨著邊緣智能設備的普及,Linux在輕量化AI模型部署(如TensorFlow Lite)和異構計算(ARM+GPU)占據核心
    發(fā)表于 05-26 10:32

    Nordic nRF54 系列芯片:開啟 AI 與聯網新時代?

    系列無線 SoC 更是樹立了新的行業(yè)標桿。這一系列產品在效率、處理能力和設計選項上實現了顯著提升,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低功耗藍牙和聯網應用需求。nRF54L 系列的三款器件 2.4
    發(fā)表于 04-01 00:18

    微型傳感革命:國產CMOS-MEMS單片集成技術、MEMS Speaker破局

    =(電子發(fā)燒友網綜合報道)在萬互聯與智能硬件的浪潮下,傳感器微型化、高精度化正成為產業(yè)升級的核心驅動力。MEMS(微機電系統(tǒng))與CMOS(互補金屬氧化
    發(fā)表于 03-18 00:05 ?1080次閱讀

    AI賦能邊緣網關:開啟智能時代的新藍海

    的引入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通過在邊緣網關集成AI芯片和算法模型,使其具備了實時數據分析、智能決策和自主控制能力。在工業(yè)質檢場景,搭載AI算法的邊緣網關能夠實時識別產品缺陷,
    發(fā)表于 02-15 11:41

    宇樹科技在聯網方面

    的發(fā)展,對傳感器的需求不斷增加且要求越來越高,宇樹科技通過與傳感器公司的合作,不斷優(yōu)化和拓展傳感器技術在其機器人產品的應用,使機器人能夠更好地適應各種聯網場景下的感知需求,如在智能
    發(fā)表于 02-04 06:48

    聯網邊緣計算網關的特點

    聯網邊緣計算網關作為連接物聯網設備與云端的關鍵樞紐,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它承擔著數據采集、處理、傳輸以及本地決策等多重任務,在提升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23 16:14 ?444次閱讀

    聯網就業(yè)有哪些高薪崗位?

    進行分析和挖掘,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見解,以支持決策和業(yè)務發(fā)展。對于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有深入了解的數據分析專家,迎來更多的高薪崗位機會。 聯網產品經理: 負責對
    發(fā)表于 01-10 16:47

    聯網邊緣計算的概念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聯網(IoT)已經成為連接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橋梁。隨著數十億設備聯網,數據量呈指數級增長,傳統(tǒng)的云計算中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0-29 11:30 ?843次閱讀

    IOT邊緣計算網關:聯網的“神經系統(tǒng)”

    聯網(IoT)的快速發(fā)展,邊緣計算網關作為聯網的“神經系統(tǒng)”,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9-25 11:44 ?884次閱讀
    IOT<b class='flag-5'>邊緣</b>計算網關:<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聯網</b>的“神經系統(tǒng)”

    什么是聯網技術?

    什么是聯網技術? 聯網技術(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一種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任何物體與網絡相連
    發(fā)表于 08-19 14:08

    工業(yè)聯網網關在數據融合邊緣智能方面的作用

    于工業(yè)聯網網關在數據融合邊緣智能方面的作用,深入探討其如何成為智能制造的核心樞紐。 一、引言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8-09 17:44 ?645次閱讀

    邊緣計算聯網關如何優(yōu)化數據處理流程

    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數據的產生、傳輸與處理已成為推動行業(yè)智能化轉型的關鍵。邊緣計算聯網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7-30 17:27 ?840次閱讀
    <b class='flag-5'>邊緣</b>計算<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聯網</b>關如何優(yōu)化數據處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