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顯示器企業(yè)加快在可折疊面板量產方面競爭,例如國內企業(yè)京東方(BOE)和韓系大廠三星、LG等皆投入可折疊面板的量產,此外,西部陜西省近期也大動作投入坤同柔性半導體服務制造基地項目,投入AMOLED柔性半導體產線制造與服務。
近期陜西省宣布,有史以來最大的柔性半導體項目投資----陜西坤同柔性半導體服務制造基地項目,總投資400億元。預計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進行投產,2021年第三季度正式批量生產。
可折疊顯示器面板市場迅猛增長
據 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最新發(fā)布報告顯示,可折疊顯示器出貨量將從2019年的310萬臺至2022年增加到6300萬臺。換句話說,3年多之后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現(xiàn)在的20倍之多,平均年銷售增長153%,到2022年將增至89億美元。
隨著三星電子和華為的可折疊智能手機上市需求增加,以及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搭載可折疊顯示器發(fā)展趨勢,刺激可折疊顯示器面板市場大幅增長。
據傳三星的指標性折疊式智能手機Galaxy F計劃在2019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19)上發(fā)表,將引發(fā)手機柔性屏幕掀起一股風潮。
此外,市調機構IHS認為,2018年的可折疊能動型有機發(fā)光二極管(AMOLED)面板在整體柔性AMOLED的比重將從目前的0.001%提高到2021年的6%。
各大顯示器企業(yè)均加快在可折疊面板量產方面的競爭,例如,國內企業(yè)如京東方(BOE)和韓系大廠三星、LG等皆投入可折疊面板的量產。
在AMOLED面板領域,2016年,韓國三星的產能約3.7億片,幾乎占到了全球AMOLED屏幕面板出貨量的99%,其中柔性AMOLED手機面板出貨量約0.6億片,擁有較高的話語權;不過中國廠家儼然是“后起之秀”漸起發(fā)力。
據了解,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主要生產應用于移動終端產品及新型可穿戴智能設備等領域的顯示產品;此外,陜西省近期落地坤同柔性半導體服務制造基地項目投入AMOLED柔性半導體產線。
盡管顯示器領域,TFT-LCD主導顯示面板已經較長的歷史,但AMOLED面板具有自發(fā)光、低電耗、色彩豐富、分辨率高、更輕薄、反應速度快、能彎曲等優(yōu)異特性,使得“全面屏”和“折疊屏”能夠研制成功,被認為是手機屏幕領域下代最被看好的新技術。
三星居龍頭國內后起之秀崛起
據悉,主導坤同柔性半導體項目及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的公司高管,就是來自過去***地區(qū)的經驗團隊,由任和輝光電銷售主管的卓建宏,出任坤同半導體總經理。
而坤同柔性半導體服務制造基地啟動,目的是欲帶動后續(xù)國內AMOLED產業(yè)升級,擺脫只能專業(yè)領域只能做“全面屏”的窘境。
總經理卓建宏介紹說,坤同半導體是中國首家專注于柔性半導體暨新型顯示技術開發(fā)與自主化的高端企業(yè),以最高強度聚焦技術研發(fā)、積極積累知識產權,成就自主自控,并希望與合作伙伴攜手,建設產業(yè)新生態(tài)與產業(yè)鏈。
項目除了第六代全柔性AMOLED示范量產線,也包含世界級柔性半導體暨顯示技術研發(fā)認證中心、柔性半導體暨顯示產業(yè)鏈,并從商業(yè)模式打造“制造+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
隨著我國整體AMOLED產業(yè)在迅速擴張的同時,中國AMOLED產線已逐漸從點到線,鋪設到產業(yè)面,全面挺進此一市場。
根據市場預測, 2018年,中國國內有多條AMOLED面板線投產或擴產,未來3至5年,總投入資金規(guī)??蛇_300億至500億美元,未來兩年將持續(xù)開出有效產能。
不過,仍面臨著人才、經驗、良率爬升困難等重重關卡難題,尤其當前面對競爭者的技術與專利壁壘,往往在產能尚未開出之際,就已受到競爭對手升級產品的猛烈攻擊,競爭壓力仍艱巨。
-
顯示屏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605瀏覽量
76415 -
全面屏
+關注
關注
5文章
907瀏覽量
41520 -
可折疊
+關注
關注
0文章
70瀏覽量
6200
原文標題:【供應鏈】擺脫“追隨者”國內柔性顯示屏量產漸起發(fā)力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