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醫(yī)療中,CT、核磁共振這些掃描成像設備是診斷時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它們向人體發(fā)出信號,再通過分析人體反射的回波信號來判斷人體組織結構和血流狀況,“拍片檢查”往往是人們就醫(yī)后的第一步。然而在這些技術中,超聲成像也是占據(jù)了半壁江山,并且與CT和核磁共振相比,超聲成像具有實時、低價、無損這些明顯的優(yōu)勢,并且能在術中使用。
然而長久以來,超聲對顱腦成像一直是個“禁區(qū)”:由于顱骨具有高密度特性,對超聲具有極強的衰減和畸變效應,因此常規(guī)的超聲很難檢測到由顱腦反射的回波信息。
給超聲穿上一件“隱身衣”
提高現(xiàn)代超聲設備的穿透性能,是超聲顱腦成像的關鍵性難題,也是浙江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鄭音飛副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方向之一。近日,他們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一種基于超聲超材料和平面波造影相結合的新型腦成像技術——穿顱超聲腦成像。這一成像技術結合了聲學等互補介質理論和波束合成逆問題框架,實現(xiàn)了小鼠腦部的高分辨率組織及血流成像。
研究人員了解到,在保證人體不受超聲頻段損害的前提下,利用超聲穿透顱骨是一種挑戰(zhàn)物理極限的思維:因聲阻抗失配而在顱骨界面處形成的巨大勢壘,使得聲波的大部分能量都被顱骨反射。鄭音飛課題組配合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吳勇軍教授課題組研制的超材料進行顱腦成像,超材料從結構上使得彈性共振回來的超聲重新被壓回顱骨,仿佛給超聲穿上了一件“隱形衣”,從而聲波的反射也就控制到了最低。
科研人員還從能量密度角度出發(fā)來分析超材料的作用。超材料本身具有負向等效參數(shù),會形成負向能量“坑”,聲波在這個“坑”里“積聚”能量,進而“翻越”顱骨的高勢壘,成功進入顱內(nèi)。鄭音飛介紹,這就類似于騎自行車爬坡,從平坦的路面直接攀爬陡峭的上峰比較困難,但如果在爬坡前有一個下坡的加速度,再次爬坡就變得容易了。超材料的使用,使得被顱骨反射的大部分能量(約占總能量70%)從理論上降低到0。
超材料結合平面波實現(xiàn)超高分辨率成像
解決了超聲波“進入”顱腦的難題,接下來就是“出來”成像的問題了。
結合平面波成像和新型納米粒造影成像技術,課題組突破性地提出利用平面波造影成像方法,顯著提高了圖像的分辨率和靈敏度。換能器發(fā)射平面波,一次發(fā)射即可得到整個成像區(qū)域的信息,這不僅提升了回波信號的數(shù)據(jù)量,而且還實現(xiàn)了腦部高分辨率高靈敏度成像。針對腦部血管豐富且血流回波微弱的特征,課題組選用了新型納米粒造影劑增強回波信號,通過設計優(yōu)化納米粒溶液濃度、造影劑注射速度等參量,提升了腦血流的回波能量信號。
鄭音飛表示,利用超聲超材料結合平面波造影成像技術,實現(xiàn)的小鼠腦部超聲超高分辨率成像,使得人類顱腦超聲成像成為了一種可能,進而為人類顱腦成像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向。
這項研究受到“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項目資助。
-
超聲波
+關注
關注
63文章
3140瀏覽量
141442 -
CT
+關注
關注
2文章
197瀏覽量
32933
原文標題:給超聲穿上“隱身衣”!浙大新技術為超聲顱腦成像開出“新藥方”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超聲波換能器:原理與多領域應用解析
一文讀懂超聲波換能器:原理、應用與未來趨勢
超聲波換能器--聲波世界的 “神奇魔法師”
超聲波清洗的原理是什么?超聲波清洗是如何起作用的?

基于FPGA的超聲成像采集平臺解決方案

Aigtek功率放大器如何完成電池超聲成像檢測

超聲波液位計的工作原理 超聲波液位計與其他液位計的比較
用于3D腦血管成像和腦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的可穿戴超聲貼片

激光測振儀在醫(yī)學超聲領域的應用案例分析-超聲手術刀的振動特性測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