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三上|欧美在线视频五区|国产午夜无码在线观看视频|亚洲国产裸体网站|无码成年人影视|亚洲AV亚洲AV|成人开心激情五月|欧美性爱内射视频|超碰人人干人人上|一区二区无码三区亚洲人区久久精品

0
  • 聊天消息
  • 系統(tǒng)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國際MCU大廠產品全線延期 國內廠商深陷價格戰(zhàn)

454398 ? 來源:愛集微APP ? 作者:愛集微APP ? 2020-12-14 15:22 ? 次閱讀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今年年初,國內MCU市場就因測溫槍、血氧儀等防疫需求爆發(fā),出現過短暫的供應緊張問題。屆時,半導體產業(yè)鏈加緊生產、緊急調度共同助力防疫,MCU廠商出貨量大幅上升,充分受益于防疫市場需求爆發(fā)。

時至今日,MCU市場供需失衡情況愈加嚴重。業(yè)內人士稱,國際MCU大廠產品基本全線延期,新排單也基本不接。MCU現貨市場方面,分銷商炒貨已經有一段時間,價格基本翻幾倍。

在國際大廠供應不上,市場出現缺口之時,往往也是國產MCU替代進口產品的最好時機。然而,上游晶圓廠、封測廠產能緊張持續(xù)已久,國內MCU廠商受困于此,能否搶占原屬于國際大廠的市場份額,或是向上調價享受市場紅利均是未知數。

國際大廠缺貨漲價,交期拉長

近期,瑞薩、NXP等廠商接連發(fā)出漲價通知,MCU市場缺貨開始受到大眾關注。

其實早在11月,國際知名代理商富昌電子就在《Q4市場行情報告》中表示,部分廠家的高端器件產品(MCU)交期基本在15到25周,四季度預計部分產品交期拉長,產品價格上調。

據了解,MCU產品的正常交期在8周左右,采購國外大廠的產品通常需要預訂,國內廠商則需要交付現貨。

目前,國內32位高端MCU市場要被 ST、賽普拉斯、瑞薩等國外大廠壟斷,而包括英飛凌(賽普拉斯)、NXP、ST、瑞薩等在內的廠商均出現交期延長的情況,其中ST的MCU交期已經到了30-40周。

業(yè)內人士表示,國內MCU市場長期被國外MCU廠商壟斷,只要國外廠商出現供應不足的問題,就很難保證國內市場的需求。

今年以來,國際領先的MCU大廠瑞薩馬來西亞廠區(qū)因工人感染出現停工,ST也出現了罷工事件,加上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臺系代工廠以及中芯國際、華虹宏力等國內代工廠產能滿載,幾乎所有的MCU廠商都有產能受限的情況出現。

長期以來,ST的MCU產品在國內市場頗受歡迎和關注,市場份額較高,下游廠商普遍會參考其芯片設計終端產品。因此,國內MCU市場出現大缺貨往往都會從ST對市場供應不及時引起。

業(yè)內人士指出,ST并非主動缺貨,也不會主動缺貨,MCU行業(yè)出現缺貨主要是因為有一些大的市場爆發(fā)應對不及時,比如說2014年的扭扭車、2017年的共享自行車等市場忽然大爆發(fā),讓ST的MCU芯片大面積缺貨,當然最終結果肯定是人為原因和市場爆發(fā)兩相結合導致的。

對于上述業(yè)內人士所表述的人為原因,往往就是下游分銷商炒貨,在市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部分分銷商會鎖貨不出,等待一個價格高點再出貨。同時,下游廠商不斷尋找貨源,容易造成市場出現恐慌情緒,造成市場大缺貨的假象。

國內廠商深陷價格戰(zhàn)

對于本次市場出現大缺貨的原因,某國內MCU廠商高管表示,從我們的角度來說,由于疫情上半年下游廠商對市場的看法較為悲觀,消極備貨,傳導到整個產業(yè)鏈都沒能積極備貨,但國內經濟復蘇非常快,上半年積壓的訂單全部壓至下半年,而下游廠商一起沖業(yè)績,市場就進入了大缺貨時期。

同時,5G市場帶動了很多產業(yè)發(fā)展,與5G相關的芯片需求出現大爆發(fā),也是造成晶圓廠、封測廠產能供應緊張的部分原因。

另一名業(yè)內人士稱,從晶圓到芯片出貨通常需要半年時間,上半年晶圓備貨消極導致市場出現供應緊缺。在產能方面,高利潤產品擠壓會低利潤產品產能,另外,大客戶擔心沒貨加大備貨力度,而原廠為了保證大客戶的利益,更加劇了小客戶缺貨。

多名業(yè)內人士均表示,在產能緊張的情況下,業(yè)內存在很嚴重的恐慌性備貨,為能分到貨,客戶都成倍加大訂單量,不斷排單備產導致產能愈發(fā)緊張,目前已經排到明年第二季度!

筆者從業(yè)內了解到,目前,國內MCU廠商基本在中芯國際、華虹宏力等代工廠投片,而封測廠的產能比晶圓廠更加難排,因此,普遍面臨產能緊缺的問題。中穎電子也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的MCU芯片產品供應近期內確實不足。上游晶圓代工廠是產能緊張,可能導致交期延遲。

在產能緊缺時期,誰能更加及時地出貨供給客戶,就能更多地搶占市場。不過,目前的情況是,盡管市場處于缺貨行情,但國內MCU廠商同樣出現芯片供應不足的問題,只能加大備貨,至于能否搶占市場也只能看公司的庫存。

另一方面,晶圓廠、封測廠代工的價格已經大幅調漲,在國際大廠以及臺灣廠商紛紛宣布調漲MCU價格的情況下,國內MCU企業(yè)卻還處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并不能將成本轉嫁給下游廠商。

筆者從業(yè)內了解到,截止目前,國內MCU廠商中僅少量企業(yè)以晶圓廠、封測廠產能緊張,原材料價格上漲等為由發(fā)出漲價通知,而大部分企業(yè)均處于觀望狀態(tài),并不確定是否會有漲價,也有部分企業(yè)明確表示,為??蛻?,公司絕不漲價。

事實上,國內半導體廠商通常先做某國外品牌的爆款IC產品的進口替代入局,然后慢慢選擇差異化、專業(yè)化的方向深耕,MCU領域同樣如此。

據了解,上述半導體企業(yè)的發(fā)展路徑往往會導致芯片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國內MCU產品市場競爭激烈,8位MCU產品價格已經降至冰點。

32位MCU產品方面,較多國內廠商已經在2018年后大量出貨,而國內廠商的32位MCU內核基本是采用ARM Cortex-M系列處理器,部分廠商依靠低價在市場中取勝,用面向中高端領域的M4內核MCU產品來與面向低成本領域的M0內核MCU產品競爭 ,又用M0內核的32位MCU產品來搶占8位MCU的市場,價格戰(zhàn)的現象非常嚴重。
編輯:hfy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mcu
    mcu
    +關注

    關注

    146

    文章

    17985

    瀏覽量

    367364
  • 5G
    5G
    +關注

    關注

    1360

    文章

    48819

    瀏覽量

    574081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評論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從“價格戰(zhàn)”到“價值戰(zhàn)”!高性價比 MCU 新品井噴

    及應用適配性等多個維度綜合考量,并非單純比較價格,需滿足“夠用且均衡” 的硬指標。 ? 在 MCU 市場 “內卷” 加劇的背景下,高性價比 MCU 成為切實可行的破局路徑,推動產業(yè)從價格戰(zhàn)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27 01:02 ?6186次閱讀

    價格戰(zhàn),毛利率還能漲?這些功率半導體廠商一季度賺麻了

    電子發(fā)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近期,各上市公司基本已經公布2024年全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的財報。功率半導體從去年開始,進入去庫存的階段,市場上價格戰(zhàn)激烈。經過去年上半年積極的去庫存策略,下半年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5-11 09:14 ?2070次閱讀
    打<b class='flag-5'>價格戰(zhàn)</b>,毛利率還能漲?這些功率半導體<b class='flag-5'>廠商</b>一季度賺麻了

    國產MCU廠商半年報分析:業(yè)績全面向好,但價格戰(zhàn)壓力猶在

    229億美元,預計至2028年將以5.3%的年復合增速達到320億美元。從長遠來看,全球MCU市場的前景還是很好的,不過從國際MCU廠商近一段時間的表現來看,目前市場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9-03 01:11 ?4841次閱讀
    國產<b class='flag-5'>MCU</b><b class='flag-5'>廠商</b>半年報分析:業(yè)績全面向好,但<b class='flag-5'>價格戰(zhàn)</b>壓力猶在

    Wi-Fi FEM價格戰(zhàn),真的不可避免嗎?

    轉載自《鐘林談芯》 漫漫長夜,輾轉反側。漆黑的夜空像一張無盡的黑紙,時間在其中緩慢流動,腦海中一直漂浮著一句話,Wi-Fi FEM價格戰(zhàn),真的不可避免嗎? 樹欲靜而風不止,友商緊緊相逼。經過幾年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19 16:44 ?222次閱讀

    最新發(fā)聲!抵制新能源汽車無序 “價格戰(zhàn)

    態(tài)勢。然而,以無序 “價格戰(zhàn)” 為主要表現形式的 “內卷式” 競爭,致使行業(yè)整體盈利水平下降。汽車經銷行業(yè)作為汽車行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上連生產廠家,下接廣大消費者,在我國汽車產業(yè)實現高質量發(fā)展進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6-04 00:09 ?3919次閱讀

    英飛凌與富士等外資品牌IGBT模塊價格戰(zhàn)策略的本質與深層危機分析

    英飛凌與富士等外資品牌IGBT模塊大幅度降價策略的本質與深層危機分析 英飛凌、富士等外資品牌IGBT模塊在中國市場掀起了降價超過30%的IGBT模塊價格戰(zhàn),其背后的邏輯不僅是市場份額爭奪的“回光返照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3-21 13:18 ?573次閱讀
    英飛凌與富士等外資品牌IGBT模塊<b class='flag-5'>價格戰(zhàn)</b>策略的本質與深層危機分析

    2025年2月電視面板價格全線上漲

    “春節(jié)期間,國內補貼政策持續(xù)釋放效能,市場需求在短期內維持旺盛,推動大尺寸面板價格在今年1月持續(xù)上漲,進入2月,美對華上調10%關稅政策落地,對墨西哥等地增加關稅的不確定性風險增加,品牌方或加大采購需求,面板廠僅小幅上調稼動率以應對,預計今年2月面板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2-18 10:30 ?1194次閱讀

    2025汽車價格戰(zhàn)開打 多家品牌集體降價 #汽車 #新能源汽車 #價格戰(zhàn)

    新能源汽車
    jf_15747056
    發(fā)布于 :2025年01月20日 17:50:30

    2025新能源汽車價格戰(zhàn)!到底有多激烈?

    ,小鵬、蔚來等造車新勢力也在不斷擴大產品線。 ·?新品牌入局: 華為、蘋果等科技巨頭的加入,進一步讓新能源市場競爭變得更加復雜。 2025年的價格戰(zhàn)已經覆蓋了新能源汽車的各個細分市場,不同價位段的車型都在“肉搏”。 入門級市場:五菱宏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1-20 15:21 ?1350次閱讀
    2025新能源汽車<b class='flag-5'>價格戰(zhàn)</b>!到底有多激烈?

    內卷下,MCU廠商面對的機遇有哪些?

    控制系統(tǒng)正向著更高效、更智能、更集成化的方向發(fā)展,而MCU作為這一變革的驅動力,其市場趨勢和成本控制策略成為了行業(yè)關注的焦點。 一方面,隨著MCU產品技術創(chuàng)新的步伐不斷加快,產品生命周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22 14:14 ?513次閱讀
    內卷下,<b class='flag-5'>MCU</b><b class='flag-5'>廠商</b>面對的機遇有哪些?

    價格戰(zhàn)內卷?看TCL如何用“硬核科技”贏得雙十一“銷冠”!

    今年的“雙十一”購物節(jié)已告一段落,從各大電商平臺的銷售戰(zhàn)報來看,在“以舊換新”、“國補”等一系列的紅利政策的刺激下各個行業(yè)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而今年雙十一高端電視板塊競爭也尤為激烈,儼然已從“價格戰(zhàn)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14 16:06 ?765次閱讀

    國產MCU廠商第三季度取得亮眼成績!

    今年MCU市場整體回暖明顯,多家國內MCU廠商迎來銷售的顯著增長,這也直接體現在了多家上市企業(yè)的季度報上。 作為智能設備的核心元器件,微控制單元(M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07 10:32 ?875次閱讀
    國產<b class='flag-5'>MCU</b><b class='flag-5'>廠商</b>第三季度取得亮眼成績!

    海內外PK,線上最暢銷的監(jiān)控產品是哪些?

    消費類安防市場成熟,國內外品牌競爭加劇。國內廠商陷入價格戰(zhàn),海外市場看重實用性、價格。小米等品牌主導國內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1-05 09:25 ?716次閱讀
    海內外PK,線上最暢銷的監(jiān)控<b class='flag-5'>產品</b>是哪些?

    國產MCU廠商,靠什么從內卷中脫穎而出?

    的競爭日益激烈,價格戰(zhàn)已成常態(tài),MCU市場亦不例外。SIA數據顯示,中國MCU市場占全球25%左右。盡管市場規(guī)模龐大,但國內MCU
    的頭像 發(fā)表于 10-22 16:20 ?732次閱讀
    國產<b class='flag-5'>MCU</b><b class='flag-5'>廠商</b>,靠什么從內卷中脫穎而出?

    國產8位MCU為什么能被國內的電子工程師大量應用?

    景中,國產8位MCU能夠在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提升用戶體驗。 再者,國產8位MCU的編程和開發(fā)相對簡單,降低了開發(fā)者的學習成本和開發(fā)門檻。這得益于國內廠商
    發(fā)表于 09-26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