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3D打印器官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制作它們仍然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且過程中也存在損耗問題。然而,可能很快就會有一種更快更有效的方法了。布法羅大學和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fā)出一種3D打印技術,比標準方法快10到50倍。一只小小的合成手(如上圖所示)原本需要6個小時才能打印出來,現(xiàn)在只需19分鐘——這種方法還能顯著減少傳統(tǒng)3D打印方法中因長時間暴露于環(huán)境應力中導致的模型變形和細胞損傷。
這種新的方法結合了立體光刻技術和水凝膠技術。通過精確引導光聚合(通過光固化材料),研究小組可以快速、連續(xù)地提供必要的水凝膠溶液,并保持“不間斷”生長。
目前輸出僅限于“厘米大小”的模型,但研究人員稱,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打印帶有嵌入式血管網絡的器官,還可以在模型中植入細胞。通過測試細胞存活和功能,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在模型中心進行介質灌注,可以維持較高的細胞活力和代謝功能。
如果科學家們能將這一過程擴展到全尺寸器官并使其適合日常使用,醫(yī)院就不必如此依賴器官捐贈者進行挽救生命的移植?;蛟S在不久的將來,這種生物技術可以挽救那些由于供體器官短缺而危在旦夕的無數(shù)生命。
原文標題:新的3D打印技術 離3D打印器官更近了一步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3D打印
+關注
關注
27文章
3590瀏覽量
112471
原文標題:新的3D打印技術 離3D打印器官更近了一步
文章出處:【微信號:IEEE_China,微信公眾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Nordic PMIC全家桶,讓電源管理和節(jié)能更進一步!
答疑|3D打印能打印立體字母嗎?
華力創(chuàng)科學完成數(shù)千萬元A+輪融資,首創(chuàng)光學多模態(tài)感知技術獲金屬3D打印龍頭鉑力特青睞

2.5D和3D封裝技術介紹

3D打印技術,推動手板打樣從概念到成品的高效轉化
有源晶振在3D打印機應用方案
3D打印技術應用的未來
物聯(lián)網行業(yè)中的模具定制方案_3D打印技術分享

歡創(chuàng)播報 騰訊元寶首發(fā)3D生成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