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是一種集成電路,由大量的晶體管構成。不同的芯片有不同的集成規(guī)模,大到幾億;小到幾十、幾百個晶體管。
芯片的工作原理是將電路制造在半導體芯片表面上從而進行運算與處理的。
集成電路對于離散晶體管有兩個主要優(yōu)勢:成本和性能。成本低是由于芯片把所有的組件通過照相平版技術,作為一個單位印刷,而不是在一個時間只制作一個晶體管。性能高是由于組件快速開關,消耗更低能量,因為組件很小且彼此靠近。2006年,芯片面積從幾平方毫米到350 mm2,每mm2可以達到一百萬個晶體管。
數(shù)字集成電路可以包含任何東西,在幾平方毫米上有從幾千到百萬的邏輯門、觸發(fā)器、多任務器和其他電路。這些電路的小尺寸使得與板級集成相比,有更高速度,更低功耗(參見低功耗設計)并降低了制造成本。這些數(shù)字IC,以微處理器、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和微控制器為代表,工作中使用二進制,處理1和0信號。
其實芯片跟外界連接的途徑只有一種,那就是引腳。而所謂的引腳也不過是兩種功能:
一種是輸入,用來監(jiān)控外界的狀態(tài),無論是外部中斷,還是串口接收都是輸入的一種特殊狀態(tài);
一種是輸出,用來操控外界,無論是串口輸出,PWM也都只不過是輸出的一種特殊形式而已。
文章整合自:伊秀經(jīng)驗、csdn、與非網(wǎng)
編輯:ymf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383瀏覽量
439115 -
數(shù)字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11文章
94瀏覽量
22245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2.4g芯片工作原理詳解
PLD芯片的工作原理解析
講解射頻芯片工作原理

DMD芯片的工作原理詳解 DMD芯片在工業(yè)應用中的潛力
TTL芯片的工作原理解析 TTL信號的傳輸距離限制
鋰電池保護芯片的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