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日,USB宣傳組織預告了全新的USB 4.0 Version 2.0(USB 4.0第二版)規(guī)范,新版的USB 4.0將使得USB Type-C線和連接器速率提升至80Gbps。具體的規(guī)范信息還要等到今年11月西雅圖和首爾的USB開發(fā)者大會結束后才會公布,不過這份公告中已經透露出了不少令人期待的情報。
從40Gbps躍升至80Gbps
USB 4.0第二版將成為目前市面上最快的接口標準之一,甚至超越雷電4和USB 4.0最大40Gbps的速度,達到可怕的80Gbps。在協(xié)議隧道的支持上,USB-IF表示新版的USB 4.0將支持更高性能的USB 3.2以及新版的DisplayPort和PCIe。第一版中USB 4.0已經支持到20Gbps(可選速率)的USB 3.2,看來這一版規(guī)范將讓USB 3.2的速度再創(chuàng)新高。
USB 4.0第二版與此前推出的所有USB標準一樣,在向后兼容性上做到了一如既往的優(yōu)秀,USB 4.0第二版將兼容現(xiàn)有的USB 4.0第一版,以及之前的USB 3.2和USB 2.0。至于對雷電的兼容性,USB 4.0第二版并沒有引入對雷電4的兼容,而是仍然像第一版一樣,僅僅兼容雷電3。考慮到USB 4.0第一版的規(guī)范中,對雷電3的兼容也只是主機和外設的可選項,只有集線器必須兼容,USB 4.0第二版可能也會沿用這一設計。
這樣的向后兼容在預期之中,但USB 4.0第二版似乎還留了個驚喜,那就是現(xiàn)有的USB 4.0 40Gbps線在未來可以升級到80Gbps的速度,這一點也被USB-IF的發(fā)言人Joe Balich證實。USB-IF并沒有解釋如何實現(xiàn)這一點的技術原理,不過很明顯線材不是限制因素,最大的升級還是在USB 4.0控制器的協(xié)議上。
但這樣的兼容并非針對所有USB 4.0 40Gbps Type-C線,而是僅僅針對無源USB線,如果你想要在長度足夠的有源USB線上享受80Gbps的速率,還是得再買一條新的USB線。所以那些想在VR設備、相機聯(lián)機拍攝上體驗到更大帶寬的用戶,恐怕又得破費了。
又一個混亂的命名?
從USB 3.0開始,新的USB標準在命名上就始終維持在一個相對混亂的狀態(tài)。比如USB 3.2 Gen 1(原來的USB 3.0),USB 3.2 Gen 2(原來的USB 3.1),以及后來的USB 3.2(USB 3.2 Gen 1x2和USB 3.2 Gen 2x2)。再加上USB-IF推薦的卻從未普及開的營銷術語,全速、高速、超速等等,輔以終端廠商對這些概念的模糊,消費者在購買USB線材和設備時常常混淆。
不過這樣USB 4.0第二版這樣的名字目前看來還只是給開發(fā)者看的,落地到產品上后用這個命名未免太繞口了。比如USB 3.2Gen 1x2中的Gen 1是指每通道的時鐘速度,這里的Gen 1對應的也就是5Gbps,而x2對應的是通道數(shù)目,消費者不需要知道這些,只要知道其性能就好。

標注功率和性能的USB Type-C線商標 / USB-IF
依照USB-IF申請的商標來看,他們更樂意用速率作為區(qū)分,而不是版本號。所以不論USB 4.0第二版確定下來的名字是什么,其產品商標圖上應該都會寫著Certified USB 80Gbps。更不用說PD標準更新后,對線材的選取都要留個心眼,以免用到了低充電功率的USB線,所以拿商標來區(qū)分是最直觀的,就像上圖一樣。
哪些廠商會第一時間跟進?
作為USB推廣組織的成員,也是雷電接口的擁護者,蘋果和英特爾肯定會是首批跟進這一標準的,除了線纜外,我們見到的首批USB 4.0第二版產品很可能就來自這兩家的終端產品,還有英特爾自己的USB/雷電芯片。但我們也都知道哪怕是對現(xiàn)在USB 4.0的支持,這兩家也是先上雷電4兼容USB 4.0,至于USB 4.0生態(tài)下的其他產品,譬如AMD平臺的筆記本、USB 4.0擴展塢、集線器等等也要過上一陣子才陸續(xù)推出,或許最后雷電5的終端產品先面世也很有可能。
而在控制芯片和Retimer芯片上,鑒于除了英特爾、英飛凌等廠商以外,大部分廠商,尤其是幾家臺灣廠商,祥碩科技、譜瑞科技、威鋒電子等,直到去年和今年才推出相關的USB 4.0產品,對于USB 4.0第二版的跟進必然還要一定的時間。
從40Gbps躍升至80Gbps
USB 4.0第二版將成為目前市面上最快的接口標準之一,甚至超越雷電4和USB 4.0最大40Gbps的速度,達到可怕的80Gbps。在協(xié)議隧道的支持上,USB-IF表示新版的USB 4.0將支持更高性能的USB 3.2以及新版的DisplayPort和PCIe。第一版中USB 4.0已經支持到20Gbps(可選速率)的USB 3.2,看來這一版規(guī)范將讓USB 3.2的速度再創(chuàng)新高。
USB 4.0第二版與此前推出的所有USB標準一樣,在向后兼容性上做到了一如既往的優(yōu)秀,USB 4.0第二版將兼容現(xiàn)有的USB 4.0第一版,以及之前的USB 3.2和USB 2.0。至于對雷電的兼容性,USB 4.0第二版并沒有引入對雷電4的兼容,而是仍然像第一版一樣,僅僅兼容雷電3。考慮到USB 4.0第一版的規(guī)范中,對雷電3的兼容也只是主機和外設的可選項,只有集線器必須兼容,USB 4.0第二版可能也會沿用這一設計。
這樣的向后兼容在預期之中,但USB 4.0第二版似乎還留了個驚喜,那就是現(xiàn)有的USB 4.0 40Gbps線在未來可以升級到80Gbps的速度,這一點也被USB-IF的發(fā)言人Joe Balich證實。USB-IF并沒有解釋如何實現(xiàn)這一點的技術原理,不過很明顯線材不是限制因素,最大的升級還是在USB 4.0控制器的協(xié)議上。
但這樣的兼容并非針對所有USB 4.0 40Gbps Type-C線,而是僅僅針對無源USB線,如果你想要在長度足夠的有源USB線上享受80Gbps的速率,還是得再買一條新的USB線。所以那些想在VR設備、相機聯(lián)機拍攝上體驗到更大帶寬的用戶,恐怕又得破費了。
又一個混亂的命名?
從USB 3.0開始,新的USB標準在命名上就始終維持在一個相對混亂的狀態(tài)。比如USB 3.2 Gen 1(原來的USB 3.0),USB 3.2 Gen 2(原來的USB 3.1),以及后來的USB 3.2(USB 3.2 Gen 1x2和USB 3.2 Gen 2x2)。再加上USB-IF推薦的卻從未普及開的營銷術語,全速、高速、超速等等,輔以終端廠商對這些概念的模糊,消費者在購買USB線材和設備時常常混淆。
不過這樣USB 4.0第二版這樣的名字目前看來還只是給開發(fā)者看的,落地到產品上后用這個命名未免太繞口了。比如USB 3.2Gen 1x2中的Gen 1是指每通道的時鐘速度,這里的Gen 1對應的也就是5Gbps,而x2對應的是通道數(shù)目,消費者不需要知道這些,只要知道其性能就好。

標注功率和性能的USB Type-C線商標 / USB-IF
依照USB-IF申請的商標來看,他們更樂意用速率作為區(qū)分,而不是版本號。所以不論USB 4.0第二版確定下來的名字是什么,其產品商標圖上應該都會寫著Certified USB 80Gbps。更不用說PD標準更新后,對線材的選取都要留個心眼,以免用到了低充電功率的USB線,所以拿商標來區(qū)分是最直觀的,就像上圖一樣。
哪些廠商會第一時間跟進?
作為USB推廣組織的成員,也是雷電接口的擁護者,蘋果和英特爾肯定會是首批跟進這一標準的,除了線纜外,我們見到的首批USB 4.0第二版產品很可能就來自這兩家的終端產品,還有英特爾自己的USB/雷電芯片。但我們也都知道哪怕是對現(xiàn)在USB 4.0的支持,這兩家也是先上雷電4兼容USB 4.0,至于USB 4.0生態(tài)下的其他產品,譬如AMD平臺的筆記本、USB 4.0擴展塢、集線器等等也要過上一陣子才陸續(xù)推出,或許最后雷電5的終端產品先面世也很有可能。
而在控制芯片和Retimer芯片上,鑒于除了英特爾、英飛凌等廠商以外,大部分廠商,尤其是幾家臺灣廠商,祥碩科技、譜瑞科技、威鋒電子等,直到去年和今年才推出相關的USB 4.0產品,對于USB 4.0第二版的跟進必然還要一定的時間。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wǎng)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wǎng)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usb
+關注
關注
60文章
8190瀏覽量
272947 -
type-c
+關注
關注
553文章
1911瀏覽量
271335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USB Type-C連接器解決方案
各類電子設備,包括電腦、智能手機和游戲主機等,如今普遍采用USB Type-C作為標準連接接口。值得注意的是,雖然USB Type-C標準明確定義了連接器的物理規(guī)格(接合面形態(tài)),但在

Type-C轉HDMI線實現(xiàn)極致流暢體驗
體驗。山澤推出的Type-C轉HDMI線,正是為了滿足這一需求而設計,它不僅簡化了設備之間的連接方式,更通過其卓越的性能實現(xiàn)了極致流暢的視聽享受。 極速連接,簡單易用 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采用
晶揚推出超低開啟電壓TVS產品TT0201SA-HFx -專為USB 4.0 Type-C接口的保護而生
發(fā)布,其支持高達40 Gbps的連接速率,同時提供與Thunderbolt 3和4的交叉兼容性。USB4.0物理層形態(tài)只有Type-C一種接口形式,Type-C接口具有很多的優(yōu)點,比如

Type-C轉DP線方案
當你提到“對以上內容做Type-C轉DP線操作”時,我理解你需要了解如何使用Type-C到DisplayPort(DP)的轉換線來連接你的設備。以下是一個基本的操作指南: 前提條件 設

Type-C轉DP線方案
Type-C轉DP線以其靈活便捷的高清視頻輸出解決方案,滿足了現(xiàn)代數(shù)字生活對高效能和高清晰度的需求。通過利用Type-C接口的Alt Mode功能,Type-C轉DP

USB Type-C接口的PCB設計要求
USB Type-C (USB-C) 是一種用于設備連接和充電的通用連接標準。作為 USB 接口的最新發(fā)展,USB-C 具有多種優(yōu)勢,包括可

Type-C充電速度與傳統(tǒng)接口對比
Type-C接口,全稱為USB Type-C,是一種由USB開發(fā)者論壇(USB-IF)制定的新型USB
Type-C數(shù)據(jù)線的傳輸速度
Type-C數(shù)據(jù)線的傳輸速度取決于其支持的USB標準。目前,市面上常見的Type-C數(shù)據(jù)線主要支持US
Type-C接口的優(yōu)勢是什么
和功能的顯著提升。在這些版本中,USB Type-C接口以其獨特的設計和功能,成為了市場上的熱門選擇。本文將介紹USB Type-C接口的主要優(yōu)勢。 1. 可逆性設計
usb接口與type-c接口區(qū)別
USB接口和Type-C接口是兩種不同的數(shù)據(jù)傳輸和電源接口,它們在設計、功能和應用方面有著顯著的區(qū)別。 1. 歷史背景 USB接口: USB(通用串行總線)接口最早由英特爾公司于199
usb-c和type-c的接口可以混用嗎
USB-C和Type-C這兩個術語經常被人們交替使用,但實際上它們指的是同一種接口技術。USB-C是一種物理接口,而Type-C是USB接口
usb-c和type-c哪個好
在探討USB-C和Type-C哪個更好的問題時,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實際上USB-C和Type-C是 同一種接口 的不同稱呼,它們之間沒有本質的區(qū)別。
type-c轉hdmi線怎么用
Type-C轉HDMI線是一種將Type-C接口轉換為HDMI接口的數(shù)據(jù)線,主要用于將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設備的視頻信號輸出到電視、顯示器等顯示設備上。 一、選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