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通院發(fā)布的《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年)》顯示,2024年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排名中,華為、中興、小米位列中國前三。
全球排名來看,華為以12.42%的占比位列第一,遙遙領先于第二名的高通。中興以6.97%的占比位列第五,小米以4.62%的占比位列第八,相比去年首次進入的第十提升兩位。
小米方面表示,上述成績的背后,是小米對底層技術的長期持續(xù)投入:2015年底成立5G預研團隊,不斷深耕5G技術創(chuàng)新,實現躍升式發(fā)展。小米會始終堅持“技術為本”,讓全球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
對此,雷軍表示:“我們會繼續(xù)死磕核心技術,繼續(xù)努力!”小米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上半年研發(fā)投入已達107億元,預計全年研發(fā)投入將達到240億元,小米2023年已經宣布,未來五年研發(fā)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
截止2023年底,小米技術研發(fā)已進入 12個技術領域,包括 5G 移動通信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總體細分領域達99項。
在大力投入底層技術研發(fā)的同時,小米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截至2024年06月30日,小米在全球獲得專利授權超過4萬項,在全球審查中專利數量超過3.2萬件。
毫米波( Milimeter Wave,mmW)也稱作極高頻(Extremely HighFrequency,EHF),通常認為其頻段為 26.5~300GHz,波長為 1~10mm。毫米波頻段又可以細分為Ka頻段(26.5~40GHz)、U頻段 (40~60GHz)、V頻段(50~75GHz)、W 頻段(75-110GHz)和T頻段(110~180GHz)等。由于具有波長短、波束窄的特性,天氣變化對于毫米波器件性能的影響有限,因此毫米波器件可以滿足全天候工作的要求。
毫米波這一概念最初由赫茲(Heinrich R. Hertz) 在1889年提出。1897年科學家們在 5mm波段研究了毫米波在電離層衰減和雨水散射環(huán)境下的傳輸特性。由于對基礎材料特性和加工工藝都有很高要求,亳米波技術發(fā)展緩慢。進入20世紀 60 年代,隨著材料和加工工藝的進步,脈沖雷達采用了波長為6mm 的毫米波,面向天文應用領域的射電望遠鏡則采用了波長為 1mm 的亳米波系統(tǒng)。20 世紀80 年代以來,材料和微電子等方面的進展大幅推動了亳米波技術的研究工作,新型亳米波器件在雷達、通信和醫(yī)療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毫米波技術優(yōu)勢:
高速數據傳輸:
毫米波頻段具有較高的頻率和更大的帶寬,因此可以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這使得5G網絡能夠支持更快的下載和上傳速度,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和應用性能。
大容量通信:
由于毫米波頻段的高帶寬特性,5G網絡可以支持大量的數據流量,為越來越多的連接設備提供穩(wěn)定和高效的通信服務。這對于物聯(lián)網設備的快速發(fā)展和智能城市的建設非常關鍵。
超密集網絡:
毫米波技術可以支持更密集的網絡布局,即超密集網絡。通過部署更多的小型基站,可以提高網絡的覆蓋范圍和容量,解決高密度用戶區(qū)域的網絡擁塞問題。
增強室內覆蓋:
由于毫米波波段的特性,室內環(huán)境中的信號穿透性較差,容易受到阻擋。然而,通過在室內部署更多的微型基站,可以彌補這一缺點,提供更好的室內覆蓋和服務質量。
低延遲通信:
毫米波技術的高頻率使其傳輸速度更快,可以有效地縮短數據傳輸的延遲。這對于實時應用和低延遲的場景,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自動駕駛等,非常關鍵。
盡管毫米波技術在5G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該技術也在設計、制造和部署的工作流程中帶來了許多挑戰(zhàn)。如傳輸距離有限、穿透能力較差、頻譜資源管理、設備成本和復雜性等。在毫米波頻率下,顯著的路徑損耗使得射頻(RF) 功率有限且成本高昂。毫米波頻率給測試方法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
對于 5G NR 和 802.11ay 等其他新興應用,毫米波頻率下的傳播損耗需要使用相控陣技術和波束控制來實現足夠的信噪比和鏈路質量。相控陣技術允許天線系統(tǒng)根據需要調整輻射方向和波束形狀,以優(yōu)化信號傳輸和接收。5G毫米波相控陣技術利用多個天線元素構成的天線陣列,通過調整各個天線元素的相位和振幅,可以精確地控制信號的輻射方向。這使得信號可以被集中在特定方向上,從而提高傳輸效率和容量。
5G毫米波相控陣技術還支持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MU-MIMO)功能。這意味著基站可以同時與多個終端設備通信,每個終端設備都可以獲得獨立的波束,從而提高整體網絡的吞吐量和性能。
毫米波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包括但不限于雷達、通信、室內基站、智慧城市、室外基站等。這些應用得益于毫米波的高頻譜效率和短波長特性,使得毫米波能夠在諸多領域提供高性能的服務。
以上部分資料轉載“手機技術資訊”網絡平臺,文章僅用于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刪。
-
毫米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973瀏覽量
66053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472瀏覽量
147309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14瀏覽量
573796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5G RedCap是什么
輕量化5G網關和5gredcap網關有什么區(qū)別
智芯公司入選第三屆能源電力行業(yè)高價值專利及技術成果轉化典型案例
比亞迪 · 超級e平臺 · 技術方案的全面揭秘 | 第三曲: 30000轉驅動電機 · 12項核心技術揭秘

熱門5G路由器參數對比,華為智選Brovi 5G CPE 5 VS SUNCOMM SDX75
AI+5G賦能標準化考場建設:5G信號屏蔽器的精準應用與技術突破

2025 年 5G 工業(yè)路由器深度解析:技術架構與行業(yè)應用實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