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1: EQ-99X-FC 和 EQ-77 激光驅動光源將光耦合到直徑 200 μm、NA=0.12 的光纖中。
幾十年來,窄內窺鏡設備一直用于針對體內狹小空間和結構的手術。技術的進步正在加速越來越多的臨床領域的開發(fā)和采用,包括眼科、神經病學和胃腸病學。通過亞毫米直徑內窺鏡提供照明、成像和手術功能的能力使得日益復雜和有益的手術成為可能,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健康組織的破壞。
眼科手術內窺鏡的發(fā)展
1934 年,Thorpe 使用集成鑷子取出眼內異物,首次在眼科手術中使用內窺鏡。1978年,Norris 和 Cleasby 描述了一種用于手術的直徑 1.7 毫米(13至14號之間)的眼內窺鏡。到1990年,使用直徑0.6毫米(20 號)內窺鏡在視頻監(jiān)視器上提供成像 。緊隨其后的是第一例使用內窺鏡進行的激光手術。
內窺鏡檢查提供了眼睛內部結構的獨特視圖,可用于各種前段和后段手術。內窺鏡可以使原本無法觀察到的結構可視化。內窺鏡現在可用于可視化,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用于切口和活檢的集成激光器。
其他亞毫米內窺鏡應用
除了眼科手術外,亞毫米內窺鏡還應用于各種醫(yī)療程序,旨在對胰腺等器官進行微創(chuàng)活檢,并對身體中難以進入的空間(包括深部)進行成像大腦區(qū)域。窄內窺鏡還用于工業(yè)環(huán)境中進行遠程目視檢查。
用于內窺鏡檢查的創(chuàng)新光源
Energetiq 獨特的激光驅動光源 (LDLS?) 技術使用連續(xù)波激光器將能量耦合到高壓氙氣燈泡中的等離子體中。與傳統(tǒng)的弧光燈源相比,產生的等離子體更小、更亮,并且提供更高的空間穩(wěn)定性。LDLS 等離子體近似于點源,在準直輸出時具有優(yōu)勢。當耦合到小孔徑或光纖時,等離子體的高光譜輻射率和空間穩(wěn)定性導致更高的效率。圖1展示了來自兩個 LDLS 模型(EQ-99X-FC 和 EQ-77)的光耦合到纖芯直徑為 200μm 且數值孔徑較小為 0.12 的示例光纖中。
亞毫米內窺鏡的內徑范圍約為 400 μm 至 700 μm。對于外科手術,這個空間有時在用于照明、成像和激光傳輸的單獨光纖之間共享。根據內窺鏡的分段方式,照明光纖或光纖束的橫截面積可能相當于直徑在 200-500 μm 之間的圓。對于某些應用,還需要具有小數值孔徑的光纖。 LDLS 的高光譜輻射率和空間穩(wěn)定性使得更多的光能夠耦合到具有小纖芯直徑和/或小數值孔徑的光纖中。


EQ -99X-FC是光纖耦合 LDLS,EQ-77是更高功率 LDLS,與兩個離軸拋物面鏡配對,用于準直光線,然后將光線聚焦到窄光纖中。盡管光纖直徑和數值孔徑較小,EQ-99X-FC 和EQ-77 仍分別將約2和5流明的可見光耦合到光纖中。
結論
亞毫米內窺鏡的應用數量迅速增加,得益于將寬帶光耦合到具有小芯直徑和數值孔徑的光纖中的能力。激光驅動光源的寬帶輸出、小等離子體尺寸、高輻射率和高空間穩(wěn)定性可為這些應用提供獨特的優(yōu)勢。
審核編輯 黃宇
-
光耦
+關注
關注
30文章
1485瀏覽量
59205 -
內窺鏡
+關注
關注
1文章
84瀏覽量
18230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手術動力裝置微電機的測功機的研究
用于橢圓光度測量的激光驅動光源

熒光成像內窺鏡—激光技術在醫(yī)療成像與治療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

用于長目標物成像的線光源

熒光成像內窺鏡—激光技術在醫(yī)療成像與治療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
適用于內窺鏡鏡頭模組的環(huán)氧樹脂封裝膠

向成電子XC3588H工控主板助力內窺鏡應用AI升級

美博會:銀月光科技創(chuàng)新醫(yī)美光源備受追捧
醫(yī)療IT系統(tǒng)在醫(yī)院手術室的應用

激光焊接技術在焊接醫(yī)療內窺鏡蛇骨的工藝優(yōu)勢

成像距離大的內窺鏡有哪些
光博會:銀月光科技展示多款新品,引行業(yè)關注
Credo Technology將攜其創(chuàng)新光學解決方案亮相 CIOE 2024
內窺鏡加熱器如何選擇紅外LED加熱光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