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顯示技術領域,Micro LED和Mini LED可謂是近期炒的比較火熱的兩個概念,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在一些技術層面這兩大新技術甚至優(yōu)于OLED,可以說Micro LED和Mini LED前景可期。
就Micro-LED來說,目前行業(yè)里認同一個說法--“非常艱巨的500天”,也就是從現(xiàn)在開始計算,還有一年半的時間,一年半之后驗證Micro-LED是否能夠真正地走向市場,走向商業(yè)化。
不過,不少業(yè)內人士指出,Micro LED對于畫質會有質的提升,是下一代的革命性顯示技術。聯(lián)創(chuàng)光電相關負責人曾表示,Mini LED只是顯示領域的一個過渡產品,未來一定會是Micro LED。
相比Micro LED,理論上說Mini LED技術難度更低,更容易實現(xiàn)量產,且可以大量開發(fā)液晶顯示背光源市場,產品經濟性更佳。據(jù)業(yè)界估算,若采用Mini LED背光設計的液晶電視面板,價格約只有OLED電視面板6~8成,但亮度、畫質都與OLED相近,省電效能卻又更高。
Mini LED作為Micro LED的“崗前哨”, 上至上游芯片企業(yè)晶元光電、華燦光電與三安光電,下至中游封裝的聯(lián)創(chuàng)光電、瑞豐光電等都在積極布局。
談及Mini LED,其實晶元光電在大中華區(qū)做得比較早,是比較深入的一家企業(yè)。晶元光電已開始生產Mini LED,預計高端液晶電視和智能手機將成為首批將其用作背光的設備。
而國內另一家芯片巨頭華燦光電,在芯片規(guī)模上已經高居國內行業(yè)規(guī)模第二。在Mini LED走俏的背景下,華燦光電已加速布局。據(jù)了解,華燦光電Mini LED芯片已小批量供應國際大客戶,隨著Mini LED技術進步成本下降,有望帶動LED芯片需求量快速成長。
雖然有眾多企業(yè)的“熱捧”,Mini LED作為才出現(xiàn)不久的一個概念技術,其技術還具有許多方面的難點。華燦光電指出,現(xiàn)階段Mini LED技術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及難點:
從工藝路線上看,目前的Mini LED全部采用倒裝芯片結構,主要是由于倒裝芯片無需打線,適合超小空間密布的需求,同時適合多種材質的封裝基板,也正是由于此,其可靠性也明顯提高,降低終端產品使用的維護成本,因此在實際制作過程中,倒裝工藝的控制極為重要,同時在小尺寸情況下,焊接面的平整度、電極結構的設計、易焊接性以及對焊接參數(shù)的適應性、封裝寬容度都是其設計的難點與重點。
對于背光應用Mini LED ,由于終端超薄的要求,同時結合成本及控制難度,要求芯片能在較寬LED芯片排列間距的情況下實現(xiàn)較小的混光距離,進而降低整機的厚度,因此如何實現(xiàn)芯片的出光調控,以及后期使用過程中的一致性是其重點。
對于顯示應用RGB Mini LED,除去傳統(tǒng)小間距芯片要求的亮度集中度、小電流下的亮度一致性、低且一致的電容特性等,其使用環(huán)境及后期維護對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別是紅光芯片在制作倒裝工藝過程中需要進行襯底轉移,其整體工藝較為復雜,其轉移技術、生產良率控制及使用過程中的可靠性是重點需要考慮的。
此外,由于Mini LED芯片尺寸較小以及對光色一致性的要求,目前Mini LED普遍采用測全全分的模式進行,作業(yè)效率較低,若隨著市場預期數(shù)量的增加,應用端在單一產品都需要百K級以上芯片作業(yè)時,效率限制更加明顯,因此如何與應用端配合,有效提高作業(yè)效率,也是目前的重點。
不論如何,在Micro LED商業(yè)化之路“并不明朗”的形勢下,期待更多的LED廠商能夠突破Mini LED技術瓶頸,打開未來顯示技術的新篇章。
-
led
+關注
關注
242文章
23847瀏覽量
674101
原文標題:【國星光電·觀察】MicroLED有“非常艱巨的500天”,那Mini LED呢?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ed,微信公眾號:高工LED】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vivo S30 Pro mini搭載天璣9300+旗艦芯片
鴻利智匯推出mini型CHIP LED解決方案
瑞豐光電推出Mini LED COB藍光/白光等多種技術產品方案
Mini-LED倒裝剪切力測試:推拉力測試機的應用

國星光電在Mini LED背光領域的應用布局
惠科股份Mini LED項目開工
2025年Mini LED首選電視!TCL C11K萬象分區(qū)帶來超神畫質!
剖析光耦在室內LED屏專用電源中的應用場景和優(yōu)勢

C11K成革命性Mini LED技術成果,TCL打造Mini LED新風向
國內市場Mini LED電視滲透率強勁增長
掀起Mini/Micro LED領域新浪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