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內部達芬奇計劃 “Project Da Vinci”項目遭曝光,目標研發(fā)自己的AI芯片,知情人士表示,華為執(zhí)行領導“達芬奇”項目的是華為副董事徐直軍,華為旗下IC設計公司海思董事長。華為內部更以對標英偉達(NVIDIA)為目標“假想敵”。
“達芬奇計劃”主要為數據中心開發(fā)新的華為AI芯片,支持云中的語音和圖像識別等應用,這是華為涉足競爭激烈的人工智能市場的第一關,同時也是需要攻克的基礎性難關。
華為或以NVIDIA為“假想敵”
據市場調研咨詢公司Compass Intelligence最新發(fā)布的AI芯片廠商排名數據顯示:前三名被英偉達、英特爾和恩智浦占據,之后依次是IBM、AMD、谷歌、ARM、蘋果、高通、博通、三星電子、華為、Imagination、Synopsys和聯(lián)發(fā)科。NVIDIA公司在GPU芯片市場上居于領先地位。
根據2017年全球服務器和GPU的出貨量來看,服務器出貨量達1100萬臺,其中云計算廠商大概占到了40%,Nvidia數據中心GPU出貨量32萬塊,在此領域Nvidia甚至威脅英特爾老大地位。
不過,根據華為內部對Nvidia的透徹分析,若按照一臺服務器配4個GPU來估計,去年具備AI加速能力的服務器出貨量只有7萬臺,和總得出貨量相比,滲透率不足1%。換句話說,數據中心的AI芯片市場遠遠沒有到頂,價格合適、性能強大的AI芯片,是吸引客戶的“法寶”。
這也是為何AI芯片市場,正是眾多公司競逐提高芯片組處理和功效的領域,因為這項技術預計會影響許多行業(yè)并支持物聯(lián)網的快速擴張。
據悉,華為研發(fā)的AI芯片不只是用于智能手機,更重要的還是數據中心、服務器等市場。鑒于華為在全球無線運營商中廣泛使用的產品和服務,雖然首次涉足競爭激烈的市場,但達芬奇項或許會產生重大影響。
市場分析認為,華為的戰(zhàn)略可能對英偉達構成挑戰(zhàn),在最近一個季度,中國是英偉達的第二大市場,占其收入的23.5%,而這個市場,在將來也許會被華為替代。
此外,華為的云計算業(yè)務規(guī)模雖小,但發(fā)展迅速。華為云業(yè)務為企業(yè)客戶提供服務器和其他數據中心設備,也可以從華為新的AI技術(包括芯片)中獲益,這給英偉達帶來了挑戰(zhàn)。之前華為高管郭平就表示,公司每年至少拿出10億美元的研發(fā)預算,用于與數據中心相關的投入。
下半年發(fā)布麒麟980芯片 深化AI功能
在此之前,華為布局進軍AI芯片早已布局多時。2017年9月華為發(fā)布了全球首款手機AI芯片麒麟970 (Kirin 970)。麒麟970是第一個集成硬件NPU單元的移動SoC芯片,其搭載的NPU正是AI芯片“獨角獸”寒武紀之前發(fā)布的寒武紀1A處理器(Cambricon-1A Processor),與CPU相比,計算速度提升25倍,能耗效率提高50倍。華為Mate 10和Mate 10 Pro和榮耀V10都搭載了麒麟970芯片。
華為今年下半年即將發(fā)布麒麟980處理器將集成更強大的寒武紀1M核心,8位運算能效可達5Tops/W(每瓦特5萬億次),號稱性能是前代水平的10倍以上。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505瀏覽量
440765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211瀏覽量
255878 -
英偉達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952瀏覽量
93745
原文標題:華為或以英偉達為“假想敵” 自研AI芯片步步為營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新思科技攜手英偉達加速芯片設計,提升芯片電子設計自動化效率
英偉達市值一夜蒸發(fā)近2萬億 英偉達股價下跌超8%
微軟大手筆采購英偉達AI芯片
英偉達加速認證三星新型AI存儲芯片

英偉達市值飆升,逼近蘋果
英偉達Blackwell芯片量產加速,Q4預計出貨達45萬片

英偉達Blackwell架構揭秘:下一個AI計算里程碑?# 英偉達# 英偉達Blackwell
英偉達面臨雙重反壟斷調查挑戰(zhàn)
AI芯片巨頭英偉達漲超4% 英偉達市值暴增7500億
英偉達回應AI芯片推遲發(fā)布傳聞
科技看點:摩根大通詳解“英偉達芯片問題”馬斯克560億薪酬方案引爭議
英偉達:Hopper芯片需求強勁 英偉達發(fā)言人談生產增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