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今年九月發(fā)布了新一代旗艦的iPhone 7和iPhone 7 Plus,在元器件方面的一大變動則是在AT&T版本上選用Intel的Modem。據分析師認為,蘋果的這個舉動除了因為成本外,選用Intel Modem的另一個出發(fā)點就是為了降低對高通Modem的依賴,提供另一個供應商選擇。
但很遺憾,我認為蘋果在Intel版本的iPhone 7上對顧客有兩點重要的隱瞞:首先是在經過基本的測量后,我們發(fā)現(xiàn)Intel Modem在和高通版本對比上,性能稍顯不夠;其次就是如果Intel版本的iPhone 7解鎖后,在和高通版本的對比上,毫無優(yōu)勢。
所以我想說的是,蘋果所謂的“我們要打造最好的產品的理念”呢?
沒有限制高通版本的性能?
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在禮拜一,我們轉載了彭博社的一個報道,里面提到,為了讓高通和Intel兩個版本的iPhone 7性能無差異,蘋果把高通的Modem做了“限制”(可憐了高通體內的洪荒之力)。
有媒體報道,彭博社的一個報告指出,蘋果iPhone7使用的高通X12基帶能夠最高提供600Mbps的下載速度,而Intel的基帶能最高提供的450Mbps的下載速度。但在實際測試中,高通版本的iPhone 7卻只比Intel版本的快樂一丁點。
在將iPhone7和同樣使用高通X12的三星Galaxy S7對比后,發(fā)現(xiàn)后者的下載速度是前者的兩倍,因此該媒體方面得出結論——蘋果限制了高通版本iPhone7的速度。詳細報道如下《蘋果證實:故意降低iPhone7高通基帶性能》
但我個人覺得這個報道有夸大的嫌疑,因為我從彭博社的報道中并沒有看到有說蘋果“限制”速度的字眼。反倒我在文中有看到彭博社表示,這種性能的差異的具體原因是因為蘋果在兩個版本iPhone的基帶的方式有所不一樣。
另外,從彭博社提供的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我覺得這個對比是有天生缺陷的。
上圖對比了兩個版本的iPhone 7和同樣使用高通X12基帶的Galaxy S7的下載速率。其實我認為這個圖是有問題的。
首先,圖中所展示的下載速度是遠遠低于每個Modem或者運營商網絡的最大下載速度的。在這種情況下,數據速度的并不能太有代表性。
眾所周知,運營商的經常會限制用戶的有效下載速率,因此這是否是一個真實的modem性能差異?當然,蘋果是持否認態(tài)度的,從彭博社引用蘋果相關發(fā)言人的聲明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態(tài)度。
蘋果的發(fā)言人Trudy Muller表示,每一部iPhone 7和iPhone 7 plus的性能表現(xiàn)都超過蘋果的無線性能標準、質量衡量標準和可靠性測試的。
“在蘋果任何一個嚴格基于無線業(yè)界測量標準的的實驗室里,在經過數千小時的真實世界測試和大量的運營商環(huán)境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得到的數據結果是沒有任何差異的”。Trudy Muller補充說。
但蘋果也沒有對這個所謂的“限制”說法給更多的評論。
上文我們提到,理論上,高通X12的最大下載速度可以去到600Mbps,而Intel基帶的下載速度是450Mbps。而在去年,PC Magazine對美國的運營商網絡速度做了一個廣泛調查,在他們的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特定載體的前提下,運營商的平均下載速度介乎20-28Mbps之間。
對比iphone 7的性能
其實這應該有一個定論的,在之前Cellular Insights的一篇報道中,有詳細的介紹,半導體行業(yè)觀察也曾經翻譯過這篇文章,詳情請看《Intel基帶坑了iPhone 7?附高通版本挑選教程》
在本文里,Cellular Insights在其實驗室里詳細對比了iPhone 7S,他們用測試儀器去模擬不同射頻帶寬的數據傳輸,他們是使用運營商支持的通信協(xié)議,但并沒有運營商本身的網絡。Cellular Insights的報告顯示,性能是有差別的。
決定實際數據吞吐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信號強度,而我們也證實過,如果信號強度太低,那么數據吞吐量必然會受到影響。同時我們明白到,增強信號強度智能把數據吞吐量增到運營商系統(tǒng)支持的最大值。我們從Cellular Insights的報告中,可以看到如下圖所示的結果。
不同基帶的數據吞吐量對比(source:Cellular Insights)
Band4是北美最常用的LTE頻段,其中RSRP是 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Power 的簡稱,也就是參考信號接收功率。Cellular Insights測試了一系列的頻段,他們獲得了基本上一致的結果。
通常情況下,由于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例如在室內或者和基站距離等因素的影響,信號頻道一般會不太理想。所以Modem有可能影響實際使用的性能,而并不是理論的差距。
這個差距會有多大呢?去敲定這個答案會花費很多功夫。在不同條件下和使用環(huán)境下,哪一個會是影響下載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呢?這真的很難確定。雖然缺乏相關的數據,但我的觀點則依然認為實驗室測量數據的差異是會影響到用戶的。
Cellular Insights同樣將不同設備在band 4的實際情況做了對比,其中包括了和iPhone 7使用同樣高通基帶的GalaxyS7 Edge,還有LG G5 和Nexus 5X。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在弱信號的情況下,使用Intel Modem的iPhone 7表現(xiàn)會比iPhone 6s差。
探討不同版本iPhone7的價值
雖然實際應用中的性能差異是很有爭議性的,但在modem中,有一個客觀差距是很明顯的,那就是高通modem支持所有的頻段,而Intel則做不到。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
A1660 和A1661是使用高通modem的iPhone 7和iPhone 7S。A1778 和A1774是使用IntelModem的iPhone 7和iPhone 7S。而無鎖版的iPhone 7則使用的是高通的基帶,因為它支持全球所有的運營商。
買了Intel版本iPhone的用戶如果最終手機運營商解鎖了以后,在二次銷售的時候,將會比高通版本的低。因為他有些運營商和帶寬不支持。
投資者的觀點
蘋果提供使用Intel基帶的iPhone似乎違背了其“打造最好產品”的準則。因為從現(xiàn)在真實情況來看,這并不是一個最好的產品。因為在實際使用中,會有性能差距。那么為什么蘋果會選擇這樣做呢?
驟眼望去,這好像是一個“精明的抉擇”,由于Intel非常希望在modem市場有所建樹,所以他可能給蘋果提供了不可拒絕的條件。最起碼在財政層面會有這樣的可能。而從蘋果的角度看,使用Intel的基帶,還可以給自己提供一種新的選擇,降低對高通的依賴,同時增強了和高通的議價能力。
當中是否會有商業(yè)決策?
因為蘋果需要針對不同的基帶去設計不同的電路,這樣無疑會增加工程和生產的成本。這樣可能會抵消Intel提供的額外好處。
假設蘋果依然是在和Intel的談判中占上風,那么蘋果這樣做就是辜負了客戶的信任。因為客戶在購買iPhone的時候,花的錢是一樣的,但并沒有獲得相同的性能。
這和把客戶放在第一的原則似乎也是相悖的。
我個人認為,蘋果選擇Intel的基帶是一個糟糕的決定。因為這樣就不必要地把某些iPhone置在一個尷尬的境地。從某個程度來說,蘋果相當于欺騙了消費者。這也違背了蘋果的基本價值觀。據我觀察,使用Intel基帶節(jié)省的成本應該在10到15美金這個區(qū)間。所以我認為這個決定是糟糕的。
再者,我認為現(xiàn)在的蘋果在決策上很漂浮不定,毫無方向,甚至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
所以我覺得現(xiàn)在的蘋果越來越難讓人揣摩了。但現(xiàn)在我還是相信蘋果在碰到問題的時候,會逐漸糾正的,畢竟股東的利益為大。蘋果需要一個產品架構師去提高其產品的凝聚力,我認為這是蘋果碰到的最大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