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行業(yè)當下,都有過度營銷的原罪。
最讓人感覺欣慰的是,在“家居智能照明”這個世紀熱詞終于被營銷用爛讓人再也不想相信的時候,有位大俠身披金甲圣衣出手,在商業(yè)的布局后面,這無論如何是種偉大的社會責任。
8月31日,華為全聯(lián)接大會在上海開幕。
這家在全球五百強里排名第129,此前數十年間都無比低調埋頭做事的通訊企業(yè),默默為這個星球上提供了強大的通訊技術與設備服務,最近兩年才慢慢露出水面,用產品和實力為世人贏取尊重。
這種踏實而強大的的技術積淀非常異于前些時候在所謂智能家居風口上的各種飛,為接下來要在家居智能推動的產品解決方案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圖:華為董事會成員,消費者 BG 移動寬帶與家庭產品線總裁萬飚,與歐普照明 CTO 齊曉明在發(fā)布會上作產品演示及解釋,齊曉明笑言這一路“教訓比經驗要多得多”,說來輕松的“智能”為了追求一個“真”,可算是跋山涉水。
大會上,華為 Hilink(一種通信協(xié)議)智慧家庭生態(tài)發(fā)布,公布了包括空氣質量、光線管理、能源管理三大模塊的第一代解決方案,成功上市不久的歐普照明作為首選照明合作伙伴亮相。
講回產品,對于一個對言必稱“智能”的深度厭惡癥患者,我承認初始帶著挑刺的懷疑眼光關注這件事,看完發(fā)布和在展位試用后覺得,此舉至少意味著,照明行業(yè)里面有機會最先占領智能家居光環(huán)境市場山頭的,目前兩大陣營已經赫然在列:
其余的,由于先天性的結構特點與兩大陣營并不在一個維度,毫無疑問只能成為跟隨者或分據小眾市場。
各自優(yōu)勢分析容后再表,先來說一下智能家居光環(huán)境這件事:
1、真假智能:動作超過一步都未算智能
我認為簡單來說,真假智能的核心差異就在于:在具體應用場景中,從有產生需要到被實現走了幾步動作,講真,超過1步的都不能算真智能。
譬如我下班回家了,進門后只需要一個動作(甚至以下),就能把我需要的光環(huán)境給我(別怪我刻薄,事實上,從前的開關都是扯一下線完事兒,這奠定了體驗上對光環(huán)境控制動作的基礎認知,更別說把一堆遙控器綁在一起那些,那叫耍流氓)
圖:對于體驗而言,“情景”+“到達”缺一不可,所謂智能,應該一定程度體現為到達的方式和效率。
but,在家里設備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單就光環(huán)境而言,窗簾和各種直接間接氛圍照明就一大堆燈具配搭,企圖一步搞定需求似乎有點難度,要實現至少要做到這三步:
要做到上面三點,每一步都挺難,以第一步為例,目前市面上,能單獨控制每一個或者幾個的都有,前提是在手機上裝各自品牌的 app,然后各種連,然后打開各自的 app 各種手動調,搞不清楚就是是誰服務誰,反人類到令人發(fā)指。
實力強一點的品牌,可以一下子做幾種電器賣給你,app 數量倒是減少了,但還會有設備連接的技術問題、wifi 信號問題等。
華為的解決方案是這樣做的:
看不懂不要緊,簡單形容就是:用網絡設備(路由和協(xié)議)翻譯,讓家里所有電器都能聽和講普通話,然后你回家講普通話,它們聽懂了你的命令,然后執(zhí)行。
實際上,第一代解決方案推出的三個光環(huán)境“閱讀”、“起床”、“睡眠”模式,就支持最簡單的一鍵語音控制。
圖:萬飚正在演示,告訴Hilink,“我出去啦”,隨即燈關上窗簾拉上空調關閉,說實話我想起我那高科技盲的老媽,終于能用了。
話說回來,可別小看了這三個光環(huán)境的定義,做照明的都知道,每一個模式中,都嵌入了對家居環(huán)境的專業(yè)照明設計邏輯和科學健康用光的規(guī)劃。
還記得去年光亞展上,歐普展臺上的一項大殺器嗎?
?
實際上,第一代解決方案推出的三個光環(huán)境“閱讀”、“起床”、“睡眠”模式,就支持最簡單的一鍵語音控制。
在本次發(fā)布的第一代方案中,“睡眠模式”就使用了歐普自主研發(fā)并持有知識產權的助睡眠光譜,命名“睡蓮色”,就讓人覺得挺有意義。
圖:歐普公布的專利睡蓮色,在實驗中通過對人體節(jié)律對光的反饋選取了能幫助睡眠的光譜波段。
圖:健康光色在高端應用中的一個典型,就是特定光譜的光線會被應用于執(zhí)飛跨洋的大型豪華客機倉環(huán)境光,幫助調節(jié)乘客的生物節(jié)律,避免倒時差帶來的不適。
話說最近睡眠不太好,我已經預定了產品準備回家測試去。
贊賞完了,說個“但”:打開app、按著命令說一句話,這里有了至少兩個動作,所以在我苛刻的定義中,這個第一代產品,仍未算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如何再減少一個步驟?
我猜,穿戴設備的使用以及 UGC(用戶內容)的自定義,是下一步直接跨入自動識別需求的關鍵一步,而在華為已經顯現的布局中,顯然這一步指日可待。
2、如果歐普是產品經理,那么華為就是架構師
如果把整個智慧家庭光環(huán)境當成一個產品,那么掌握健康用光環(huán)境與應用場景的歐普就是負責定義體驗的產品經理,華為就是CTO與架構師。
不妨看看華為對云互聯(lián)的底層布局分為四個版圖:
以上四步版圖,華為用了幾年時間一個個環(huán)節(jié)死磕,現在已經顯山露水了,不難窺見,當整個人的行為數據完整被放在云上,有了各應用領域的算法時,基于需求定義“控制”的那一根“燈線開關”,很快就會被剪掉,正式跨入“智能”世代。
對于照明行業(yè)而言,基于場景的用光設計與光環(huán)境對人體生理節(jié)律的深度研發(fā),正是用“算法”解決“拉燈”的基礎,而這些,歐普似乎儲備了多年,行業(yè)各個領域也能看見正在紛紛行動。
3、商業(yè)邏輯講求閉環(huán),但生態(tài)鏈的生命力來自開放
作為剛剛看過飛利浦下棋的人,我自然比較關心,在家居智能照明,兩大陣營的異同點在哪,看似布局類似,其實理念大不一樣。
平臺邏輯的差異:
華為非常強調開放與分享,建立平臺讓小伙伴用,堅持自己不會做家電,只有堅持生態(tài)的開放才擁有生命力,用基礎建設共享的方式建立生態(tài)鏈。
比較優(yōu)勢差異:
華為歐普的好處是基礎專業(yè)優(yōu)勢強大,專業(yè)互補布局迅速,歐普家庭光環(huán)境深耕20年,毫無疑問擁有最深厚的家居光環(huán)境的品牌和技術基礎。而華為無線通訊技術20年,兩者加起來40年的專業(yè)實力絕對不可小覷。
小米用自己做硬件的方式建立生態(tài)鏈,從臺燈插座到電飯鍋空氣清潔器一件件攢,好處在于可控性很強,難度在于專業(yè)性不足,同類品橫向競爭非常大,至于與飛利浦的合作怎么邁出第一步,還沒確切看到。
4、理念比技術更重要,看好愿意走窄門的人
發(fā)布會上,萬飚總裁舉了一個例子我愛聽:“我們早就解決了在時速一百公里時的清晰通話問題,卻沒解決好wifi房間里的信號掉線問題,為什么?核心并不在技術,而是理念。沒有解決信號完美覆蓋的家居智能就是耍流氓,有沒有在乎消費者的真正感受是關鍵。華為就要用最強的移動通訊基礎,和伙伴一起解決這些十幾年都沒被重視的問題”。
?
那么同理,燈光設計講了那么許久,其實對于歐普研發(fā)的那一抹不起眼的“小事”“睡蓮色”,我是相當期待。
最后,華為輪值CEO胡厚崑在大會首場主題演講中最后講了這么一段話,放了這么一張圖:
十幾天前,我在天山深處的夏塔古道拍下了這張照片:
?
這條古道跨越南北疆,是古絲綢之路上最為險峻的一條路,又被稱作“唐僧古道”,玄奘和尚當年就是由此去西天取經的。如今,它已成為新疆最熱門的徒步探險線路之一。
遠處,是海拔 6995 米的天山汗騰格里峰和木扎爾特冰川。翻過雪山,盡頭就是南疆藍天白云下美麗的草原牧場。道路漫漫、艱險重重,古人如何能走得過去?我想,如果心中充滿了美好憧憬,一切艱險都可以被克服?!跋乃眱蓚€字,古語中也正是“天梯”的意思。
借用一句流行語:哪里有什么洪荒之力,成功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
歐普的智慧之行第一步走得漂亮,但是站在了華為技術與大數據這個巨人肩膀上,看得遠了,自然要求也更高,后面的迅速迭代,我們拭目以待。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