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標簽 > apollo
Apollo 項目于 2016 年在攜程框架研發(fā)部誕生,初衷是為了解決公司內部配置管理尤其是中間件公共配置的管理難題,秉持著開源開放的精神,項目從第一行代碼開始就在 GitHub 上開源,可以說是一個完全開放的項目。
文章:324個 瀏覽:18656次 帖子:4個
講解線性二次調節(jié)器(或LQR)和模型預測控制(或MPC)
LQR處理線性控制,這種類型的模型可以用等式來表示(詳見下圖)。x(上方帶點)=Ax+Bu,x(上方帶點)向量是導數(shù),或X向量的變化率。所以x點的每個分...
首先我們新增了兩款國內車廠的車輛,第一是與廣汽合作的GE3的開發(fā)者版本,另一個是與長城合作的WEYVV6。開發(fā)者可以買到這些車輛,并且比之前的要便宜,降...
車輛動力學模型一般用于分析車輛的平順性和車輛操縱的穩(wěn)定性。 對于車來說,研究車輛動力學,主要是研究車輛輪胎及其相關部件的受力情況。
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模型預測控制)和LQR(Linear–Quadratic Regulator,線性二次調解器)...
2019-03-22 標簽:線性系統(tǒng)ApolloLQR 1.6萬 0
使用VSCode編譯Apollo項目,使用VSCode本地調試Apollo項目
命令執(zhí)行完畢,若在底部終端窗口出現(xiàn)“終端將被任務重用,按任意鍵關閉。”信息(如下圖所示),則表示構建成功。整個過程一定要保持網(wǎng)絡暢通,否則無法下載依賴包。
第一種衛(wèi)星定位,RTK差分技術出現(xiàn)后,精度穩(wěn)步提高。差分技術,是在一個精確的已知位置(基站)上安裝GNSS監(jiān)測接收機,計算得到基站與GNSS衛(wèi)星的距離校...
路口表述:路口分為真實路口和十字路口。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除了真實路口之外,在車道數(shù)變化的時候,比如從兩車道變到三車道,需要感知周圍有沒有車輛,在Apol...
Apollo 2.5自動駕駛規(guī)劃控制系統(tǒng)詳細介紹
這種降低維度,以退為進的方法,是對規(guī)劃模塊認識上的一個飛躍。通過放棄最優(yōu)解的追求轉而追求較優(yōu)解,換來系統(tǒng)運算速度、穩(wěn)定性的極大提高,同時滿足無人駕駛系統(tǒng)...
Lattice算法隸屬于規(guī)劃模塊。規(guī)劃模塊以預測模塊、Routing模塊、高精地圖和定位的結果作為輸入,通過算法,輸出一條平穩(wěn)、舒適、安全的軌跡,交給控...
了解Apollo 2.5和3.0里廣泛使用的單目攝像頭物體檢測模塊
在原始Darknet基礎上中,加入了更深的卷積層(Feature Map Size更小)同時添加反卷積層,捕捉更豐富圖像上下文信息(Context In...
我們使用計算機視覺和傳感器融合,獲取一幅關于我們在世界上的位置的豐富畫面,使用定位確定我們在這個世界的精確位置,然后使用路徑規(guī)劃來繪制一條通過這個世界到...
首先為大家介紹下Apollo的Roadmap。今年7月份,Apollo發(fā)布了3.0版本,并升級發(fā)布了ASU、Hardware Flexibility、L...
軟件在環(huán) 軟件在環(huán)是基于仿真和模擬的軟件仿真,類似于賽車類游戲。即是在軟件系統(tǒng)里仿真模擬出真實的道路環(huán)境如光照、天氣等自然環(huán)境,開發(fā)者可將自動駕駛代碼開...
data transfer: 這類工具一般需要在用戶空間和內核空間之間進行兩次數(shù)據(jù)傳輸。以pipe為例,ProcessA在寫入數(shù)據(jù)的時候,需要將數(shù)據(jù)從用...
如何用Ubuntu14.04搭建GPU版本的Apollo3.5平臺
寫在前面:在安裝Apollo內核之前先卸載 NVIDIA顯卡驅動(參考編譯GPU版本的Apollo(可選)第1步),因為Apollo內核是實時系統(tǒng),而默...
Ubuntu 16.04系統(tǒng)中調試Apollo項目核心轉儲文件的方法
核心轉儲對于程序員調試程序非常有益,因為有些程序錯誤是很難重現(xiàn)的,例如指針異常,而核心轉儲文件可以重現(xiàn)程序出錯時的情景。
自動駕駛需要許多技術,但強大的3D感知是車輛與周圍環(huán)境互動的先決條件。目前,最標準的方法是基于Lidar來檢測和識別物體,發(fā)現(xiàn)可行駛道路和相關任務。
編輯推薦廠商產品技術軟件/工具OS/語言教程專題
電機控制 | DSP | 氮化鎵 | 功率放大器 | ChatGPT | 自動駕駛 | TI | 瑞薩電子 |
BLDC | PLC | 碳化硅 | 二極管 | OpenAI | 元宇宙 | 安森美 | ADI |
無刷電機 | FOC | IGBT | 逆變器 | 文心一言 | 5G | 英飛凌 | 羅姆 |
直流電機 | PID | MOSFET | 傳感器 | 人工智能 | 物聯(lián)網(wǎng) | NXP | 賽靈思 |
步進電機 | SPWM | 充電樁 | IPM | 機器視覺 | 無人機 | 三菱電機 | ST |
伺服電機 | SVPWM | 光伏發(fā)電 | UPS | AR | 智能電網(wǎng) | 國民技術 | Microchip |
Arduino | BeagleBone | 樹莓派 | STM32 | MSP430 | EFM32 | ARM mbed | EDA |
示波器 | LPC | imx8 | PSoC | Altium Designer | Allegro | Mentor | Pads |
OrCAD | Cadence | AutoCAD | 華秋DFM | Keil | MATLAB | MPLAB | Quartus |
C++ | Java | Python | JavaScript | node.js | RISC-V | verilog | Tensorflow |
Android | iOS | linux | RTOS | FreeRTOS | LiteOS | RT-THread | uCOS |
DuerOS | Brillo | Windows11 | Harmony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