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說周知,3GPP 5G的Logo已經(jīng)近一年前在出爐,這也坐實了的5G標準的名稱:5G標準的大名就叫5G,就是這么直白,就是這么任性。
要知道,在以前,雖然大家總是言之鑿鑿地大談2G,3G,4G,其實這些叫法都只在民間流傳的簡化叫法,以及商人市場宣傳的口號。官方從來不會這么叫,一定要用一串字母才顯高端,比如什么GSM,WCDMA,LTE之類的,叫人半懂不懂的,簡直是太不接地氣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要理清5G的名稱之謎,我們就得從之前那段混亂不堪的歷史說起。
群雄逐鹿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史記》
在通信的這個江湖里,標準這只漂亮的梅花鹿,從來不會只有一個門派來追逐。
第一代(1G)
在這個開天辟地的時代,各路大神紛紛登場,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通信標準自然也是五花八門。
NMT:曾在北歐國家、瑞士、荷蘭、東歐及俄羅斯使用
AMPS:曾在美國及澳洲等地使用?
TACS:曾經(jīng)在英國使用
C-450:曾在德國、葡萄牙及南非等地使用
除此之外,還有法國的Radiocom 2000,意大利的RTMI。而在日本,花樣就更多了,除了NTT電話設(shè)計的TZ-801、TZ-802和TZ-803三種制式,還有DDI公司的JTACS標準。
這些玩意好多好復雜,皇上聽了也會頭大?。?/p>
其實我們不必在意1G時代這些拗口的縮寫到底代表了什么,只需知道,這些技術(shù),作為曾經(jīng)開天辟地的先驅(qū),值得我們尊敬。這些先驅(qū)為移動通信植入了蜂窩通信的基因,即使到了5G時代也依然在傳承。
然而,這些標準各自為政,沒法互通,收費還死貴,當時的電話大哥大成了土豪專用,離我們這樣的平頭百姓太遠,再加之1G時代的模擬通信也確實在技術(shù)上不占優(yōu)勢,2G時代很快來臨。
第二代(2G)
大家都意識到像1G時代那樣混亂的局面可不行,通信還是需要遵守相同的標準,能互通對大家都有利,成本也最低。
基于這樣的共識,歐洲聯(lián)合起來組成了ETSI(歐洲電信標準協(xié)會),搞出來的2G標準叫GSM(全球移動通信系統(tǒng)),這個標準的名字起地確實夠大氣,事實證明也夠牛逼,后來GSM席卷了全世界,現(xiàn)在還在跟3G和4G共存,未來還可能和5G共存,果真是生命力頑強。
與此同時,美國的高通公司主導的CDMA(碼分多址)技術(shù)和cdmaOne標準(也簡稱CDMA),成為2G標準在全球抗衡GSM的最強力量。要說CDMA技術(shù)確實是開創(chuàng)性的偉大發(fā)明,雖然在2G時代未能取得優(yōu)勢,卻將在3G時代大放異彩。
作為全球通信技術(shù)重要的策源地之一,日本總是獨樹一幟,他們關(guān)起門來搞出了個叫做PDC(個人數(shù)字蜂窩電話)的東西。PDC雖然技術(shù)上沒有GSM和CDMA那么強大,但也算是在日本普及開來了,最高峰時期曾經(jīng)有近8000萬的用戶。
現(xiàn)在我們簡單總結(jié)一下,2G有3種主要標準:GSM,cdmaOne和PDC,因此2G這個俗稱也只能是作為這些技術(shù)的統(tǒng)稱存在。1G一片混沌,3G還未到來,所以沒了對比,2G這個說法在當時也并不流行。
從1G時代的百家爭鳴,到2G時代的三足鼎立,地球也逐漸變成了村,各標準組織之間有競爭,但合作與融合也成了主題。
這個時候,中國在哪里呢?中國在默默地注視著列強在逐鹿,吞咽著口水,積攢著力量。
第三代(3G):
這是一個融合和競爭并存的時代。在全球7個區(qū)域標準制定組織合作的基礎(chǔ)上, 3GPP成立,把制定GSM演進的下一代移動通信標準(也就是3G)作為目標。WCDMA技術(shù)由此誕生。
那么,另一大2G標準cdmaOne該怎么發(fā)展演進到3G呢?高通肯定不允許自己在CDMA技術(shù)上的話語權(quán)旁落。于是在此需求之上,拉起一幫伙伴,3GPP2組織應運而生,目標就是制定cdmaOne標準到3G的演進。CDMA2000標準也由此誕生。
與此同時,中國積攢多年的沖動爆發(fā)了,我們也要做自己主導的通信標準!經(jīng)過了各種努力,最終,大家熟知的TD-SCDMA技術(shù)被國際電聯(lián)認定為3G標準,提案也被3GPP接納。
就這樣,在3G時代,移動通信標準依然是三足鼎立。WCDMA成了事實上的全球標準,CDMA2000主要在美國使用,TD-SCDMA主要在中國使用。3G依然是這3種技術(shù)的民間統(tǒng)稱,并不適合作為某個標準官方名稱而存在。
然而TD-SCDMA起步晚,技術(shù)上并不成熟。在中國移動建網(wǎng)之初就被移動定位為過渡網(wǎng)絡(luò),在4G部署之后也再不向其投資,移動3G成了史上最短命的網(wǎng)絡(luò)。此時中國在TD-SCDMA上的投資已經(jīng)超過了2000億,算是為自己的沖動交夠了學費。
總結(jié):在3G時代,3GPP和3GPP2這兩個孿生兄弟唱主角,共制定有3種主要標準,全部都以CDMA技術(shù)為基礎(chǔ)。高通手握絕大多數(shù)CDMA專利,仿佛在背后笑開了花。
一統(tǒng)江湖
“日出東方,唯我不敗”
—— 《笑傲江湖》
隨著人民日益增長的流量需求和網(wǎng)速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國際電聯(lián)說:我們需要下一代通信技術(shù)了,并且,峰值速率到達到吉比特每秒(1Gbps)!
于是3GPP和3GPP2這兩個孿生兄弟又都拿出了自己陣營的下一代技術(shù)。與此同時,另一個狠角色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也殺了過來,試圖分一杯羹。如此一來,通信江湖就有了這張經(jīng)典的天下時局圖:
可以看出,在4G的候選技術(shù)上,存在3GPP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3GPP2的UMB(Ultra Mobile Broadband)還有IEEE的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其實這3種技術(shù)的最初版本都還達不到國際電聯(lián)4G的要求,但并不妨礙它們各自陣營在技術(shù)上的激烈PK。
最終,由于業(yè)界對UMB技術(shù)支持者寥寥,UMB技術(shù)宣告流產(chǎn)。WiMAX由于自身的缺陷,雖然也有少量的運營商支持,但也難挽頹勢,最終,曾經(jīng)力挺WiMAX的芯片廠家英特爾也被迫放棄WiMAX技術(shù),WiMAX的發(fā)展進入死胡同,日漸凋零。
時也,勢也。雖然LTE此時還只被稱作3.9G技術(shù),但其在通往4G的路上,已是奔逸絕塵。
四王之亂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三國演義》
在4G的標準之路上,3GPP的LTE已經(jīng)徹底碾壓了其他對手,LTE的下一個版本LTE-Advanced被認為是第一個4G標準,后續(xù)還有叫LTE-Advanced Pro的增強版本,然后就該到5G了。
我們先是把3GPP的LTE-Advanced的Logo放大看看,那個A寫得像4,意味這才是真正達到國際電聯(lián)4G要求的標準。
可移動運營商的市場人員才不管那迂腐的一套,只要搞了LTE,就宣稱4G。畢竟***教導過我們:革命的宣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lǐng),那么敵人就要去占領(lǐng)。
反正這個標準是幾G,又沒有官方規(guī)定,3GPP的說法又太拗口,絲毫不吸引人。接下來的LTE-Advanced Pro技術(shù),也是4.5G、4.9G、5G Evolution...各種概念滿天飛,都盡量往5G上靠。
5G朝陽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jié)底是你們的”
——《***語錄》
5G終究是要來了。不過, 在5G的標準化上,3GPP一家獨大,這次全球高度統(tǒng)一,再也沒有其他組織能扛起5G的大旗了,只此一家。
因此,關(guān)于5G技術(shù)的命名,也不用再費勁思考技術(shù)化的命名了。再說5G包含了三個主要應用場景,用到的技術(shù)很多也不好提煉名稱。于是,看慣了業(yè)界在4G上的各種逗逼宣傳的3GPP,也決定接地氣一把,直接把這最新的標準命名為5G,并搞出來了個Logo。
這Logo雖說丑了些,但從配色上確實也能看出5G和前面的LTE版本的傳承關(guān)系,同時上面綠色的信號標識也更加銳利,暗示著我們在5G道路上的銳意進取。
從此,隨著5G非獨立組網(wǎng)標準的凍結(jié),5G不再遙遠,不但看得見,而且觸手可及。
能看到這里的,都是真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