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介紹
系統(tǒng)成本構成包括:無人機約200歐元,兩片雷達電路板600歐元。
該合成孔徑雷達無人機系統(tǒng)成像距離至少可達1.5公里,若提升飛行高度探測范圍可進一步擴展。整套系統(tǒng)(含雷達、無人機及電池)總重不足1千克,具備HH、HV、VH、VV全極化測量能力?;谔荻茸钚§氐淖跃劢?a href='http://www.www27dydycom.cn/v/tag/2562/' target='_blank' class='arckwlink_none'>算法配合非RTK級GPS與慣性測量單元(IMU)傳感器數(shù)據(jù),即可利用寬波束天線獲取高質(zhì)量成像。
這里我們把設計原理簡單概述一下:
雷達設計
無人機框架尺寸
本項目的核心設計目標在于實現(xiàn)無人機載微型合成孔徑雷達系統(tǒng)的最優(yōu)成像性能,同時滿足三大技術約束:微型化適配(可集成于7英寸FPV無人機)、低成本控制(預算<500歐元)以及材料受限(強制使用FR4基板)。預算限制排除了低損耗射頻材料的應用可能,電子系統(tǒng)與天線均需采用常規(guī)FR4基板實現(xiàn)。
無人機尺寸較小制約了雷達設計:框架寬度僅40mm,螺旋槳間距50mm,雖長度方向留有170mm余量,但寬度限制使雷達須呈狹長形態(tài)。以樹莓派(56×85mm)為例,其尺寸已超出橫向空間限制。這種微型化要求對硬件集成構成嚴峻挑戰(zhàn)。
FMCW(左)與脈沖雷達(右)架構框圖對比示意圖
在既有技術積累基礎上,主要考慮兩種架構方案:
1. 脈沖雷達方案:
既往研制的64×132mm脈沖雷達雖寬度稍大但具備優(yōu)化空間
受限于ADC采樣率(100MHz帶寬),對應1.5m距離分辨率難以滿足精細成像需求
改良型雙斜坡發(fā)生器設計可生成低頻中頻信號,規(guī)避高速ADC需求(SAR雷達常用方案)
脈沖雷達固有缺陷:
受限于時分離收發(fā)機制,最大脈寬受目標往返時延約束(100m最小作用距離對應670ns脈寬限制)
平均發(fā)射功率受限導致信噪比下降
超短脈沖序列增加成像算法復雜度
需配置獨立收發(fā)天線(占用更多空間)
2. FMCW雷達方案:
支持全雙工收發(fā),顯著提升信噪比
掃頻時長僅受合成孔徑采樣速率約束(可達數(shù)百微秒級)
需確?;夭ㄐ盘柵c發(fā)射掃頻信號的時域重疊
單次掃頻可捕獲更多回波能量,有利于提升信號質(zhì)量
FMCW雷達優(yōu)勢:
在近距離(<數(shù)公里)、低速平臺場景下性能優(yōu)勢顯著
狹長空間可并置微型收發(fā)天線
成本效益比優(yōu)于脈沖方案
綜合評估表明,在微型化、低成本約束下,F(xiàn)MCW架構更適配本項目需求。其連續(xù)波特性可突破脈沖雷達的時域限制,在有限空間內(nèi)實現(xiàn)更優(yōu)的成像性能與系統(tǒng)集成度。
FMCW 雷達架構
上圖展示了采用雙極化天線的FMCW雷達射頻模塊框圖。掃頻信號由鎖相環(huán)(PLL)生成,經(jīng)可變衰減器調(diào)節(jié)后由功率放大器(PA)放大。大部分信號傳輸至發(fā)射天線,通過極化切換開關選擇垂直(V)或水平(H)極化模式。部分發(fā)射信號耦合至接收混頻器,與經(jīng)低噪聲放大器(LNA)放大的反射信號進行混頻。接收端同樣配置極化切換開關,結合發(fā)射端開關可實現(xiàn)HH/HV/VH/VV四種極化組合的收發(fā)模式?;祛l器輸出的低頻信號經(jīng)放大后由模數(shù)轉(zhuǎn)換器(ADC)數(shù)字化,接收鏈路需配置濾波器以抑制帶外干擾并避免ADC混疊效應。
基于DAC或直接數(shù)字頻率合成器(DDS)的掃頻方案在相位噪聲和頻率切換速度上優(yōu)于PLL,但PLL因成本低、占板面積小而被采用。
射頻頻率選擇在大約6 GHz左右,這是因為在該頻率下有大量價格低廉的消費級射頻元件可供選擇。在這個頻率下,最高輸出功率的廉價功率放大器可以輸出大約30 dBm的功率。同時,接收端的低噪聲放大器也可以以較低的價格獲得1 - 2 dB的噪聲系數(shù)。
接收機采用直接轉(zhuǎn)換架構,混頻器沒有鏡像抑制功能。這導致傳輸信號頻率上下兩側的頻率都會被轉(zhuǎn)換為相同的輸出頻率。這并不是理想的情況,因為接收帶外的噪聲會增加接收機的噪聲底,使其提高3 dB。如果采用IQ采樣接收機,可以抑制另一個邊帶,但這需要兩個混頻器和ADC??紤]到僅能提高3 dB的信噪比,并不值得增加成本和PCB空間。
極化切換允許選擇用于發(fā)射和接收的極化方式。H代表水平極化,V代表垂直極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測量四種極化方式:HH(水平發(fā)射水平接收)、HV(水平發(fā)射垂直接收)、VH(垂直發(fā)射水平接收)和VV(垂直發(fā)射垂直接收)。不同的目標對不同極化的反射能力不同,這在遙感中被用來確定反射目標的特性。例如,許多平滑的目標通常反射與其自身極化相同的信號,目標的形狀決定了它反射更多HH還是VV分量。森林和植被通常比道路和裸地有更高的交叉極化(HV和VH)反射分量,這是由于植被內(nèi)部的多次反射造成的。
盡管在框圖中H和V天線是分開繪制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系統(tǒng)需要四個天線。實際上,可以設計一個具有兩個端口的天線,一個端口發(fā)射H極化信號,另一個端口發(fā)射V極化信號。雙極化天線并不一定比單極化天線占用更多的空間。
配置雙接收機可同步接收H/V極化信號,優(yōu)勢包括:消除接收端極化開關損耗、延長單次測量時間(提升信噪比)、加速掃頻周期(無需切換接收極化)。但綜合考慮成本效益,此方案暫未采用。
PCB部分
PCB 有六層,通過高密度元件布局實現(xiàn)空間最小化。由于單面組裝比雙面組裝成本低,除底部需手動焊接的SD卡接口外,其余元件均集中布置于頂層。
與我以前的許多雷達一樣,射頻部分在 PCB 和整個設計工作中占的空間相對較小。數(shù)字器件和穩(wěn)壓器占據(jù)了 PCB 的大部分空間。
組裝完的 PCB
本雷達采用寬壓輸入設計,直接兼容無人機電池供電系統(tǒng),支持12-30V直流輸入范圍。通過優(yōu)化電源拓撲結構,省去外置DC/TC穩(wěn)壓模塊,顯著提升系統(tǒng)集成度與能效表現(xiàn)。
由于空間有限,沒有足夠的空間安裝四個 SMA 連接器,我也不想使用任何微型射頻連接器。最上面的兩個連接器是用于 H 極化和 V 極化天線輸入的可切換 TX 輸出,最下面的第三個連接器是 RX 輸入。RX 極化開關位于外部 PCB 上,與 PCB 板右下方的三個四針 JST 連接器之一相連。另一個 JST 連接器用于連接飛行控制器的串行端口,第三個連接器目前未使用,但可用于連接 GPS 等設備。
還有兩個 USB-C 連接器:一個用于 JTAG 編程和調(diào)試 FPGA,另一個連接 USB3 到 FIFO 橋接芯片,可將數(shù)據(jù)快速傳輸?shù)?PC。無人機使用時不需要它,但在測試和其他應用中很有用。
PCB 尺寸為 113 x 48 毫米。寬度剛好可以裝在無人機上,而長度則可以稍長一些。
SD 卡插接 PCB
我確實犯了一個錯誤: 把 SD 卡的引腳誤連接到 1.8 V I/O 端口,而它們應該連接到 3.3 V I/O,SD 卡在這種較低電壓下無法工作。雷達可以不使用 SD 卡,而是將數(shù)據(jù)存儲到 EMMC 中,然后通過 USB 讀取數(shù)據(jù),但使用 SD 卡要方便得多。我真的不想再訂購一塊 PCB 來彌補這個錯誤,于是我設計了一塊帶有電平轉(zhuǎn)換器的小型插接 PCB,焊接在之前的 SD 卡封裝上,從而彌補了這個錯誤。
雷達 PCB 下的鋁制 PCB 散熱器
如果發(fā)射占空比較高,功率放大器會變得很熱。為了保持低溫,我訂購了定制的鋁基板 PCB,用螺栓固定在雷達 PCB 板下面。在功率放大器下面去掉阻焊層,在 PCB 和散熱片之間放置隔熱墊。5 塊電路板只花了 4 美元,而且效果很好。
更詳細的方案歡迎大家移步到詳情頁:
http://www.www27dydycom.cn/d/6464726.html
無人機載合成孔徑雷達系統(tǒng)研制的設計原理
http://www.www27dydycom.cn/d/6466347.html
電子設計及天線部分
http://www.www27dydycom.cn/d/6467774.html
無人機載合成孔徑雷達系統(tǒng)的結構設計與圖像生成
http://www.www27dydycom.cn/d/6468688.html
實測效果分享
- 機載微型合成孔徑雷達手冊說明 5次下載
- 基于俯仰信息的車載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方法 7次下載
- 基于測地線活動輪廓模型的合成孔徑雷達圖像分割 3次下載
- 機載合成孔徑雷達系統(tǒng)原理及FPGA的配置設計資料下載
- 超寬帶合成孔徑雷達樹干雜波的統(tǒng)計特性分析 9次下載
- 超寬帶合成孔徑雷達 14次下載
- 超寬帶合成孔徑雷達方程研究 14次下載
- 干涉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技術
- 合成孔徑雷達圖像處理電子書 0次下載
- 合成孔徑雷達衛(wèi)星
- 基于形態(tài)學和盲源分離合成孔徑雷達水體提取
- 合成孔徑雷達轉(zhuǎn)發(fā)式干擾分析
- 合成孔徑雷達的民用與直升機機載應用
- 逆合成孔徑雷達的干擾仿真
- 合成孔徑雷達圖像目標分類研究
- 無人機測深的三種方法總結 2071次閱讀
- 什么是無人機圖傳系統(tǒng)?無人機圖傳系統(tǒng)的構成 1.2w次閱讀
- 合成孔徑雷達(SAR)系統(tǒng)設計 2748次閱讀
- 合成孔徑雷達原理知識總結 1966次閱讀
- 合成孔徑雷達SAR的六種不同工作模式 6871次閱讀
- 無人機鏈路系統(tǒng)的組成 2.3w次閱讀
- 埋在沙子中雷達目標的相干雷達成像和檢測 1020次閱讀
- 合成孔徑雷達系統(tǒng)用于GP-GPU支持的輕型無人機 2492次閱讀
- 合成孔徑成像的原理及發(fā)展 3.7w次閱讀
- 低頻超寬帶合成孔徑雷達運動的非空變相位誤差和空變相位誤差的補償 1971次閱讀
- 我國首款太赫茲視頻SAR(合成孔徑雷達)研制成功 5690次閱讀
- 無人機四大系統(tǒng)的作用和發(fā)展趨勢 1.3w次閱讀
- 合成孔徑雷達的研究熱點解析 2261次閱讀
- 反無人機系統(tǒng)類別及工作原理 1.1w次閱讀
- 無人機飛控系統(tǒng)組成及系統(tǒng)軟件設計 1.6w次閱讀
下載排行
本周
- 1山景DSP芯片AP8248A2數(shù)據(jù)手冊
- 1.06 MB | 532次下載 | 免費
- 2RK3399完整板原理圖(支持平板,盒子VR)
- 3.28 MB | 339次下載 | 免費
- 3TC358743XBG評估板參考手冊
- 1.36 MB | 330次下載 | 免費
- 4DFM軟件使用教程
- 0.84 MB | 295次下載 | 免費
- 5元宇宙深度解析—未來的未來-風口還是泡沫
- 6.40 MB | 227次下載 | 免費
- 6迪文DGUS開發(fā)指南
- 31.67 MB | 194次下載 | 免費
- 7元宇宙底層硬件系列報告
- 13.42 MB | 182次下載 | 免費
- 8FP5207XR-G1中文應用手冊
- 1.09 MB | 178次下載 | 免費
本月
- 1OrCAD10.5下載OrCAD10.5中文版軟件
- 0.00 MB | 234315次下載 | 免費
- 2555集成電路應用800例(新編版)
- 0.00 MB | 33566次下載 | 免費
- 3接口電路圖大全
- 未知 | 30323次下載 | 免費
- 4開關電源設計實例指南
- 未知 | 21549次下載 | 免費
- 5電氣工程師手冊免費下載(新編第二版pdf電子書)
- 0.00 MB | 15349次下載 | 免費
- 6數(shù)字電路基礎pdf(下載)
- 未知 | 13750次下載 | 免費
- 7電子制作實例集錦 下載
- 未知 | 8113次下載 | 免費
- 8《LED驅(qū)動電路設計》 溫德爾著
- 0.00 MB | 6656次下載 | 免費
總榜
- 1matlab軟件下載入口
- 未知 | 935054次下載 | 免費
- 2protel99se軟件下載(可英文版轉(zhuǎn)中文版)
- 78.1 MB | 537798次下載 | 免費
- 3MATLAB 7.1 下載 (含軟件介紹)
- 未知 | 420027次下載 | 免費
- 4OrCAD10.5下載OrCAD10.5中文版軟件
- 0.00 MB | 234315次下載 | 免費
- 5Altium DXP2002下載入口
- 未知 | 233046次下載 | 免費
- 6電路仿真軟件multisim 10.0免費下載
- 340992 | 191187次下載 | 免費
- 7十天學會AVR單片機與C語言視頻教程 下載
- 158M | 183279次下載 | 免費
- 8proe5.0野火版下載(中文版免費下載)
- 未知 | 138040次下載 | 免費
評論